[实用新型]用于排风系统的干管连接器和排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41669.4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0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袁儒仲;居发礼;雷维;郭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F24F7/007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冷奇峰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间 旧风 排风系统 旁通管 合流 壳体 连接器 干管 本实用新型 出风口 排风孔 吸入端 风机 排风 壳体内侧面 壳体内部 壳体整体 内部连通 侧面 进风口 壳体筒 内固定 排风面 通过口 外侧面 筒状 吸除 吸入 正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排风系统的干管连接器,包括筒状的壳体,壳体整体为,且壳体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一个隔间,壳体的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旁通管,旁通管的一端与隔间内部连通,旁通管的另一端构成用于将房间中旧风吸除的旧风合流吸入端;隔间在壳体筒状结构的圆周方向上的外侧面与壳体内侧面之间间隔形成有供排风通过口;隔间内固定安装有一个风机,隔间上正对出风口的表面为排风面,排风面上开设有旧风合流排风孔,风机用于从旧风合流吸入端吸入旧风并经旧风合流排风孔排除;其特征是:旁通管在壳体上的安装位置位于该侧面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采用上述干管连接器的排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排风系统的干管连接器和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排风系统按照有无配置输风管道分为管道式排风系统和无管道排风系统两种;其中,管道式新风系统适用于大型场所(如学校、医院、商场、写字楼或厂房);无管道新风系统适用于家庭使用。本技术方案针对的是管道式排风系统。
现有技术中公开有一种干管连接器,其公开号为“CN202418044U”,名为“合流三通风机”(同为本申请人研制),该“合流三通风机”不仅能够用于排出走旧风,还在其中设置有旁通管口,以及将室内的废风经旁通管口吸入“合流三通风机”排出的风机,从而能够获得降低噪音,以及节省各个房间内安装空间的优点。
但是,上述“合流三通风机”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
从该“合流三通风机”的说明书附图2中可以看出,该“合流三通风机”安装后的视图参见本说明书附图1和图2:其中,图1所示为该“合流三通风机”的旁通管道与“合流三通风机”的上表面基本齐平(由干管向其左侧房间供新风时的安装状态,对应左侧风口);图2所示为该“合流三通风机”的旁通管道与“合流三通风机”的下表面基本齐平(向干管右侧房间供新风时的安装状态)。这样引起的不足是:因为,每个房间导出的接进风口位置都是固定;所以,由于该“合流三通风机”的结构,致使安装左侧风口(或右侧风口)可能很轻松,安装右侧(左侧)的风口位置就会提高或者降低了,需要安装工程队用帆布或软管进行有段差的连接,能安装还好,如遇到空间不满足的(现场留用供新风系统使用的空间十分有限),基本无法安装。
故在需要由干管向干管左右双侧的房间送风的场合时,采用上述“合流三通风机”存在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的不足。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一种结构简洁巧妙,更易安装,从而更好满足从干管双侧房间排风场合的用于排风系统的干管连接器和排风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巧妙,更易安装,从而更好满足从干管双侧房间排风场合的用于排风系统的干管连接器和排风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排风系统的干管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整体为筒状结构,且该筒状结构的一端为密封对接用的进风口,另一端为密封对接用的出风口;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个隔间,所述壳体的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隔间内部连通,所述旁通管的另一端构成用于将房间中旧风吸除的旧风合流吸入端;所述隔间在壳体筒状结构的圆周方向上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内侧面之间间隔形成有供排风通过口,所述排风通过口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
所述隔间内固定安装有一个风机,所述隔间上正对所述出风口的表面为排风面,所述排风面上开设有旧风合流排风孔,所述风机用于从旧风合流吸入端吸入旧风并经所述旧风合流排风孔排除;
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在壳体上的安装位置位于该侧面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润新风(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16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加热管支架
- 下一篇:一种窄环隙换热空调末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