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75290.8 | 申请日: | 2018-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7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费大勇;李春雨;杨小华;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喜德县良在硅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 地址: | 616750 四川省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喷淋罐 喷淋装置 分布器 喷淋管 输入管 填充层 筛网 吸收液循环系统 尾气处理装置 喷头 本实用新型 循环支管 吸收 体内 吸收液循环池 底部连接 内部设置 排放标准 上部开口 吸收装置 循环主管 喷淋环 吸收液 引流板 多层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罐本体、喷淋装置和吸收液循环系统,所述喷淋罐本体上部开口,内部设置喷淋装置,下部连接有吸收液输入管和尾气输入管;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喷淋管、吸收填充层和尾气分布器,所述尾气分布器底部连接尾气输入管,尾气分布器上部设置有第一筛网,第一筛网连接在喷淋罐本体内壁,第一筛网上部设置吸收填充层,喷淋管设置在吸收填充层上部,喷淋管外侧与喷淋罐本体内壁连接,喷淋环管上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吸收液循环系统包括吸收液循环池、引流板、循环主管、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层吸收装置,能够达到较好的吸收效果,使排放的尾气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废旧金属的冶炼回收过程中,经冶炼的废弃物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烟气,直接排空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烟气需要通过除尘器除去较大的烟尘颗粒,再通过吸收塔对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才能够排出到大气。而现有的喷淋吸收塔,主要采用单一的吸收方式,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所以一般都会采用串连的方式,将多个喷淋吸收塔串连,经过多次吸收,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但这样设备投入较大,且较为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尾气处理装置,在一个喷淋吸收塔内,采用多种喷淋吸收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吸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罐本体、喷淋装置和吸收液循环系统,所述喷淋罐本体上部开口,内部设置喷淋装置,下部连接有吸收液输入管和尾气输入管;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喷淋管、吸收填充层和尾气分布器,所述尾气分布器底部连接尾气输入管,尾气分布器上部设置有第一筛网,第一筛网连接在喷淋罐本体内壁,第一筛网上部设置吸收填充层,喷淋管设置在吸收填充层上部,喷淋管外侧与喷淋罐本体内壁连接,喷淋管上部设置有喷头;
所述吸收液循环系统包括吸收液循环池、引流板、循环主管、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所述引流板设置在尾气分布器下部,引流板与喷淋罐本体内壁连接,引流板一侧开设有下漏口引流板下部为吸收液循环池,所述吸收液循环池远离下漏口一侧的下部连接循环主管,循环主管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循环主管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支管和第二循环支管连接在喷头和喷淋管上,所述吸收液输入管连接在吸收液循环池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尾气分布器为锥形,其内部中空,底部连接尾气输入管,锥形面上开设有若干喷气孔。
优选的,所述吸收填充层采用若干多面空心球填充。
优选的,所述吸收液循环池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筛网,吸收液循环池底部靠近下漏孔一侧设置有排污管。
优选的,所述吸收液循环池底部靠近循环主管一侧设置有取样管。
优选的,所述喷淋罐本体的吸收填充层处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处设置有密封门。
优选的,所述喷淋管包括环管和十字连通管,所述环管有多根,由十字连通管连通,喷淋管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喷淋孔。
优选的,所述喷淋罐本体底部设置有多根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喷淋管下部设置有吸收填充层,通过喷淋管不断向下喷出吸收液,并形成雾化效果,吸收液向下充满吸收填充层,下部向上流动的尾气经过吸收填充层的空隙,不断的与吸收液反应,进行尾气的初步处理,再通过喷淋管喷出的雾化吸收液的吸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最后再通过喷头向上喷出吸收液,在喷淋罐本体内形成一层密封的吸收层,尾气穿过吸收层,有害气体被吸收,通过设置多种吸收方式,能够达到较好的吸收效果,且设置在一个喷淋罐内,能够节约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尾气处理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喜德县良在硅业有限公司,未经喜德县良在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5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尾渣压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