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虹吸管的防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62413.4 | 申请日: | 201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军;李斯杨;马洪飞;张桂苹;付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冀水工程咨询中心 |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蒙建军 |
| 地址: | 3002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防护 倒虹吸管 本实用新型 防护结构 水平防护 防冲 透水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上游 钢筋混凝土冠梁 水利水电工程 斜坡防护 冲刷 水流方向 依次设置 土工布 减小 失稳 溯源 垂直 防护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虹吸管的防护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为: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游柔性防护段、位于倒虹吸管上方的管顶水平防护段、下游斜坡防护段、透水防冲墙和墙后柔性防护段;在上游柔性防护段和墙后柔性防护段的底部均铺设有一层土工布,透水防冲墙由钢筋混凝土冠梁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组成;钢筋混凝土冠梁固定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防护与水平防护相结合的形式,减小穿河倒虹吸管上下游采砂引起的上游顶冲冲刷和下游溯源冲刷,避免倒虹吸管失稳。防护结构包括上游柔性防护段、管顶水平防护段、下游斜坡防护段、透水防冲墙和墙后柔性防护段。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倒虹吸管的防护结构,具体说是多砂河道由于采砂引起冲刷加剧,而对穿河倒虹吸管采取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多砂河道中,存在采砂现象,穿河倒虹吸管上下游河道在很大范围内河道底高程下降明显,水流冲刷导致倒虹吸管顶覆土厚逐渐减小,影响倒虹吸的安全,为减小穿河倒虹吸管上下游采砂引起的冲刷,保护倒虹吸管的安全,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通常防护措施采用水平护砌,防护易发生破坏,抗冲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倒虹吸管的防护结构,减小穿河倒虹吸管上下游采砂引起的上游顶冲冲刷和下游溯源冲刷,避免倒虹吸管失稳,保证倒虹吸管的安全。防护采用垂直防护与水平防护相结合的形式,施工方便,防护结构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倒虹吸管的防护结构,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
上游柔性防护段(1)、位于倒虹吸管上方的管顶水平防护段(2)、下游斜坡防护段(3)、透水防冲墙和墙后柔性防护段(6);在所述上游柔性防护段(1)和墙后柔性防护段(6)的底部均铺设有一层土工布(7),所述透水防冲墙由钢筋混凝土冠梁(4)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5)组成;所述钢筋混凝土冠梁(4)固定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5)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上游柔性防护段(1)和墙后柔性防护段(6)为铅丝石笼网箱;所述铅丝石笼网箱为长方体,网格的尺寸为80mm~100mm,铅丝石笼网箱内填充有天然块石、卵石。
进一步,所述管顶水平防护段(2)和下游斜坡防护段(3)为浆砌石结构。
进一步,所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5)的直径为1.5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5)的桩长为24m,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灌注桩(5)之间的桩间净距0.3m,钢筋混凝土冠梁(4)的宽度和高度依次为1.8m和1.5m,钢筋混凝土冠梁(4)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5)浇筑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防护与水平防护相结合的形式,减小穿河倒虹吸管上下游采砂引起的上游顶冲冲刷和下游溯源冲刷,避免倒虹吸管失稳。防护结构包括上游柔性防护段、管顶水平防护段、下游斜坡防护段、透水防冲墙和墙后柔性防护段。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穿河倒虹吸管上下游采砂引起的上游顶冲冲刷和下游溯源冲刷,避免倒虹吸管失稳,保证倒虹吸管的安全。防护采用垂直防护与水平防护相结合的形式,施工方便,防护结构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冀水工程咨询中心,未经天津市冀水工程咨询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2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埋管放线装置
- 下一篇:适应泥石流规模变化悬殊的复式排导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