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喇叭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51373.3 | 申请日: | 201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9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天响机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H04R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场效应管 电子喇叭 喇叭线圈 电源 本实用新型 电容 电阻 漏极 源极 电子无触点 电子辐射 负极连接 接收脉冲 驱动信号 输出频率 电连接 音量 并联 功耗 研发 触电 喇叭 芯片 保证 | ||
一种电子喇叭,包括电源和喇叭线圈L1,所述电源与喇叭线圈L1的一端电连接,还包括场效应管T1和电容C3;所述喇叭线圈L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T1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1的源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其栅极与电阻R7连接,电阻R7用于接收脉冲驱动信号,所述场效应管T1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3。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喇叭采用了自主研发的MCU智能控制芯片,保证了稳定的输出频率,在使用时,能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并且与同类机械触电和现有的电子无触点喇叭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喇叭音量高、功耗低和电子辐射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喇叭。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喇叭通过触点的通断驱动电磁线圈的电流有无,从而产生电磁力驱动膜片振动而发声,由于传统的机械喇叭经过触点有一个较大的电流,在电磁线圈接触又断开的时候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从而击穿空气而烧蚀触点,因此烧蚀的触点很容易被氧化,从而使触点接触电阻增大,使电路不通,从而使喇叭失效,这样就使喇叭的寿命大大降低,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为了克服有触点机械喇叭的不可靠的缺陷,产生了无触点的电子喇叭。现有的无触点的车用电子喇叭是用一个电子电路振荡控制发声系统使喇叭发声,该电子电路元器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其开发成本和材料成本高,制造工艺也比较复杂,设备成本和工装成本也都比较高。
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输出频率稳定,在使用时,能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并且与同类机械触电和现有的电子无触点喇叭相比,喇叭音量高、功耗低、电子辐射低和造价更便宜的电子喇叭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子喇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喇叭,包括电源和喇叭线圈L1,所述电源与喇叭线圈L1的一端电连接;
还包括场效应管T1和电容C3;
所述喇叭线圈L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T1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1的源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其栅极与电阻R7连接,电阻R7用于接收脉冲驱动信号,所述场效应管T1的漏极与源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3。
优选的,电阻R7接收的脉冲驱动信号由控制电路模块发出,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源之间为电连接关系;
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脉冲波输出处于高电平时,场效应管T1导通,喇叭线圈L1正常工作;
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脉冲波输出处于低电平时,场效应管T1截止,喇叭线圈L1停止工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括MCU芯片U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容C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三极管T2和三极管T3;
电阻R5和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阻R5和电阻R6一端的相连点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MCU芯片U1的pin8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MCU芯片U1的pin2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MCU芯片U1的pin1端相连,MCU芯片U1的pin5端与电源端连接,MCU芯片U1的pin7端与接地端连接;
所述的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同向串联,所述的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同向串联,所述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之间的串联点与MCU芯片U1的pin6端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之间的串联点与MCU芯片U1的pin4端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5的阳极短接后与MCU芯片U1的pin3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三极管T3的基极相接,二极管D4的阴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天响机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天响机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1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防水的喇叭音腔
- 下一篇:一种基于表面处理新技术的耳背式助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