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结构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48952.2 | 申请日: | 201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3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来龙;许志华;张勤涛;马玎;马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板 后地板结构 车身结构 后轮罩 本实用新型 方向延伸 第一端 安全隐患 方案解决 后部碰撞 结构连接 | ||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地板结构(10);
后轮罩结构(20),设置在所述后地板结构(10)上;
第一加强板结构(50),设置在所述后轮罩结构(20)上,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板结构(50)的第一端与所述后地板结构(10)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结构(50)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后地板结构(10)的方向延伸;
第二加强板结构(60),设置在所述后轮罩结构(20)上,并且所述第二加强板结构(6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结构(50)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结构(60)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加强板结构(50)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C柱加强板(30),所述C柱加强板(30)连接在所述后轮罩结构(20)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加强板结构(50)的第二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D柱加强板(40),所述D柱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后轮罩结构(20)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所述第二加强板结构(60)的第二端与所述D柱加强板(4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结构(50)包括:
第一板体(51),所述第一板体(51)的第一端与所述后地板结构(10)连接,所述第一板体(51)的第二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30)连接;
第二板体(52),所述第二板体(52)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5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板体(52)的第一端与所述后地板结构(10)连接,所述第二板体(52)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结构(50)沿所述车身结构的上下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结构(50)相对于所述车身结构的上下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结构(10)包括后纵梁(11),所述第一板体(51)的下端和/或所述第二板体(52)的下端与所述后纵梁(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结构(20)包括互相连接的后轮罩内板(21)和后轮罩外板(22),所述后轮罩内板(21)连接在所述后地板结构(10)上,所述C柱加强板(30)和所述D柱加强板(40)均连接在所述后轮罩外板(22)上,所述第一板体(51)和所述第二板体(52)均设置在所述后轮罩内板(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结构(6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六板段(61)和第七板段(62),其中,所述第六板段(61)设置在所述后轮罩内板(21)上并与所述第二板体(52)连接,所述第七板段(62)设置在所述后轮罩外板(22)上并与所述D柱加强板(40)连接。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89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挡泥板支架及汽车
- 下一篇:车辆门槛外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