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凸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27047.9 | 申请日: | 2018-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8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智华;凌杰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华创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3/00 | 分类号: | F16H5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冼启泰 |
| 地址: | 512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件 导向柱 螺旋部 外轮 推杆连接 圆柱凸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 轴承 电机输出力矩 推杆 电机固定 电机连接 高速运动 螺旋部位 摩擦阻力 锥形底座 轴固定 上端 侧壁 套接 外壁 下端 磨损 电机 噪音 震动 贯穿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柱凸轮结构,包括圆柱外轮、内定轴、连接件A、连接件B、推杆、两根导向柱、电机和锥形底座,圆柱外轮的上端为内定轴所贯穿,圆柱外轮的下端与电机连接,内定轴固定在连接件A的头部A内,连接件A的尾部A与推杆连接,电机固定在连接件B的头部B内,连接件B的尾部B与推杆连接,圆柱外轮的外壁上设有螺旋部,螺旋部位于两根导向柱之间,两根导向柱的一端分别与推杆连接,两根导向柱的另一端分别套接有一轴承,轴承与螺旋部的侧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摩擦阻力很小,电机输出力矩很小,震动和噪音较低,各部件不容易磨损,并且能够避免两根导向柱在螺旋部上高速运动时由于惯力脱离螺旋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凸轮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圆柱凸轮结构。
背景技术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与凸轮轮廓接触,并传递动力和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的构件,一般做往复直线运动或摆动,称为从动件。凸轮机构在应用中的基本特点在于能使从动件获得较复杂的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结构紧凑,最适用于要求从动件作间歇运动的场合。它与液压和气动的类似机构比较,运动可靠,因此在自动机床、内燃机、印刷机和纺织机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凸轮机构易磨损,有噪声,高速凸轮的设计比较复杂,制造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稳定,可实现自动往复直线运动的圆柱凸轮结构,其工作时摩擦阻力很小,电机输出力矩很小,震动和噪音较低,各部件不容易磨损,并且能够避免两根导向柱在螺旋部上高速运动时由于惯力脱离螺旋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柱凸轮结构,包括圆柱外轮、内定轴、连接件A、连接件B、推杆、两根导向柱、电机和锥形底座,其中:所述圆柱外轮的上端为所述内定轴所贯穿,所述圆柱外轮的下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内定轴固定在所述连接件A的头部A内,所述连接件A的尾部A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件B的头部B内,所述连接件B的尾部B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圆柱外轮的外壁上设有螺旋部,所述螺旋部位于两根导向柱之间,两根导向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推杆连接,两根导向柱的另一端分别套接有一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螺旋部的侧壁相接触,所述锥形底座固定在所述连接件B的头部B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A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头部A、中部A和尾部A,所述头部A为固定座,所述中部A为连接块,所述尾部A为中空圆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B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头部B、中部B和尾部B,所述头部B为固定座,所述中部B为连接块,所述尾部B为中空圆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螺旋部一侧的限位凸块A以及位于所述螺旋部相对另一侧的限位凸块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底座的底端设有一磁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稳定,可实现自动往复直线运动,两根导向柱与圆柱外轮之间的相对运动为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很小,电机输出力矩很小,震动和噪音较低,各部件不容易磨损,螺旋部上下两端的限位结构能够避免两根导向柱在螺旋部上高速运动时由于惯力脱离螺旋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华创齿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华创齿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70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器和机器人
- 下一篇:刚轮、减速器和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