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摆健身车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21747.7 | 申请日: | 2018-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必艾奇亚洲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晶;程凤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底架 枢接 摇摆 摇摆健身车 枢接部 枢摆 高度方向延伸 水平方向设置 连杆连接 阻尼装置 阻尼作用 缓冲 枢设 | ||
一种摇摆健身车的结构,包括有一底架,其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供一车体枢设而可相对底架左、右摇摆;第一枢接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杆,其一端枢接底架,另一端往高度方向延伸并与一第二连杆枢接,第二连杆更与车体枢接;车体左、右摇摆时会带动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枢摆;两个第二连杆连接有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阻尼装置,其可在两个第二连杆被车体带动枢摆时产生阻尼作用,借以达到缓冲车体摇摆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运动训练装置有关,尤指一种摇摆健身车。
背景技术
现代都市民众兴起运动的风潮,会上健身房或在自家购置一台健身车进行运动。已知的健身车的车体为固定式的,即车体固定于底架上,使用者稳定地乘坐在车体上,并通过持续踩踏以产生运动效果。
上述健身车的踩踏动作稍嫌单调,使用者容易产生不耐感而不能持续进行运动,因此业界开发了另一种健身车,其车体41如图5所示地枢设于底架4的一枢接部42上,使车体41可形成相对于底架4的左、右摇摆的动作,令使用者产生骑乘自行车的实际感受,提升运动时的趣味性。
为了运动时的安全考量,该底架4上位于该枢接部4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以缓冲的弹性件43,供车体朝左、右摇摆时分别抵压于对应侧的弹性件43以获得缓冲阻力,避免使用者摔落受伤。上述已知结构中,该弹性件43呈直立状,其受压时产生高度方向上的变形,以提供高度方向上的缓冲阻力,但车体41的摇摆动作沿弧形轨迹进行,直立状的弹性件43恐难稳固支撑摇摆的车体41,而有安全性的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摆健身车的结构,其用以缓冲车体摇摆的阻尼装置提供水平方向的支撑,借此确保车体获得稳固支撑,达到避免使用者摔落受伤的功效。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摆健身车的结构,其包括有:
一底架,其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供一车体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而可相对该底架左、右摇摆;
一支撑机构,其包括有两个分别位于该第一枢接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一端枢接该底架,另一端往高度方向延伸并与一第二连杆枢接,该第二连杆更与该车体枢接;该车体左、右摇摆时会带动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枢摆;
一阻尼装置,其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连杆,并在两个第二连杆被该车体带动枢摆时产生阻尼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该底架在该第一枢接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供该第一连杆枢接的第二枢接部,而该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机构的两个第二连杆分别与该车体的枢接位置位于同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摆健身车的结构,其用以缓冲车体摇摆的阻尼装置提供水平方向的支撑,借此确保车体获得稳固支撑,达到避免使用者摔落受伤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已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摆健身车的结构,其包括有一车体11及一底架1,其中该车体11为已知技术中任意型态的飞轮车结构,主要包括有车架、座椅、扶手、转动轮与踏板、阻力轮(图中均未示)等,而该底架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2,该车体11则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12 上,借此令该车体11可相对该底架1产生左、右摇摆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必艾奇亚洲有限公司,未经必艾奇亚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1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摆健身车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运动康复训练用腰肌力量恢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