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00705.5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祥;冯正方;盛新卫;仰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长城异形线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刘晓阳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铜导线 本实用新型 聚酯亚胺漆 汽车摇窗 电机用 铜圆线 轴线方向间隔 使用寿命 弯曲能力 防水层 耐磨层 应力差 漆膜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包括铜导线(1),铜导线(1)的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2)、第二绝缘层(3)、防水层(4)和耐磨层(5);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3)之间的漆环(6),漆环(6)在铜导线(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漆环(6)的间距为0.2‑0.4mm。本实用新型具有缓解弯曲能力较好、漆膜内外侧应力差小和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摇窗电机漆包线,特别是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汽车和家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其中电机原材料的漆包线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漆包线一般由导体和漆膜两部分组成,其制造流程主要包括放线、退火、涂漆、烘焙、冷却、润滑和收线。漆包线一般为绕组线,在绕制后,根据弯曲情况可知,处于绕制平面内侧的漆膜受压,处于外侧的漆膜受拉,这种内外侧的应力差会损伤漆膜。尤其是在漆包线工作一段时间后,漆膜开始老化,这种应力差就导致外侧的漆膜更容易开裂。现有的汽车摇窗电机的漆包线,其漆层大多是圆筒状的结构,在弯曲后内外侧的应力差较大。因此,现有的汽车摇窗电机用漆包线存在缓解弯曲能力较差、漆膜内外侧应力差大和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本实用新型具有缓解弯曲能力较好、漆膜内外侧应力差小和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包括铜导线,铜导线的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防水层和耐磨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的漆环,漆环在铜导线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漆环的间距为0.2-0.4mm。
前述的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02-0.04mm。
前述的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中,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4-0.06mm。
前述的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中,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01-0.03mm。
前述的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中,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0.02-0.04mm。
前述的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中,所述漆环在铜导线轴线方向上为厚度渐变的结构,其中间处厚度最大,即沿着轴线方向,漆环厚度先增大后减小。
前述的汽车摇窗电机用180级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中,所述漆环的平均厚度为0.02-0.0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设置的漆环使后续涂覆的漆层形成褶皱的结构。由此,当整体弯曲时,这种褶皱结构可有效缓解处于铜导线弯曲方向外侧漆膜的内应力,使漆膜内外侧的应力差缩小。应力值小,加上应力差小,由此本实用新型在漆膜开始老化后,相对现有漆包线,仍能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不易开裂,使用寿命也就更长。
不仅如此,漆环的间距为0.2-0.4mm,漆膜的厚度通常为0.1-0.2mm。由此,在涂漆后,漆膜表面的间隙较小,可以满足表面质量要求。
更进一步地,厚度变动的漆环使后续涂覆的漆层衔接更平缓,更耐弯曲。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缓解弯曲能力较好、漆膜内外侧应力差小和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径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长城异形线材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长城异形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0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超柔细丝导体的电缆
- 下一篇:TPE弹性体绝缘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