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场地区堆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76898.5 | 申请日: | 2018-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0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瑾;田田;黄磊;尚晶;江玉立;姚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体 保护层 黏性土 垃圾填埋场 排水垫层 填筑 碎石 本实用新型 垃圾填埋 土工格栅 铺设 冲击碾压 方式分层 分层冲击 分层铺设 公园建设 种植土层 上表面 封场 好氧 碾压 节能 施工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地区堆山结构。所述一种垃圾填埋场地区堆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山结构依次包括铺设在经过好氧或封场处理后的垃圾填埋区域上方的黏性土保护层、碎石排水垫层、填筑山体和铺填在填筑山体外表面的种植土层;所述黏性土保护层的厚度为50~80cm,将垃圾填埋区域的上表面完全覆盖,所述碎石排水垫层的厚度为30~60cm,铺设在黏性土保护层上,所述填筑山体是采用山体填料通过冲击碾压的方式分层堆填而成,每层山体填料下方铺设有土工格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通过设置黏性土保护层和碎石排水垫层、分层冲击碾压、分层铺设土工格栅的方式实现人工堆山,最终实现山体公园建设的目的,其节能、环保、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处理,具体涉及垃圾填埋场地区堆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增速迅猛,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98%,这些数量庞大的生活垃圾堆积在城市之中或者城市周围,对城市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构成的威胁正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668座城市中至少有200个以上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在城市周围历年堆存的生活垃圾存量己达80亿吨,侵占了约5亿多平方米的地面。为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尝试利用垃圾进行堆山造景。它的兴建,不仅给城市垃圾的处理、堆放提供一条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新途径,还为城市创造一个新的旅游风景点。因此,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工堆筑的山体往往体积大、高度高、荷载大,产生的沉降变形较大,沉降稳定时间长,过大的变形会使山体开裂,影响山体稳定,甚至危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而目前由于规范和相关技术研究缺乏,如何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顺利施工是急需解决的工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地区堆山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黏性土保护层和碎石排水垫层、分层冲击碾压、分层铺设土工格栅的方式实现人工堆山,其堆砌的山体结构稳定性高,整体节能、环保、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垃圾填埋场地区堆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山结构依次包括铺设在经过好氧或封场处理后的垃圾填埋区域上方的黏性土保护层、碎石排水垫层、填筑山体和铺填在填筑山体外表面的种植土层;所述黏性土保护层的厚度为50cm~80cm,将垃圾填埋区域的上表面完全覆盖,所述碎石排水垫层的厚度为30cm~60cm,铺设在黏性土保护层上,所述填筑山体是采用山体填料通过冲击碾压的方式分层堆填而成,每层山体填料下方铺设有土工格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压碾压后的每层山体填料厚度为0.8m~1.2m,且每层山体填料的压实度不小于0.9。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黏性土保护层采用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数10-25、含水率15%-25%的粉质黏土或黏土填筑而成,其压实度不小于0.92。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碎石排水垫层采用碎石粒径不大于3cm、含泥量不大于3%、质地坚硬的碎石填筑而成,且碎石排水垫层采用静力压实,夯填度(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大于0.9。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山体填料采用黏性土、土夹石混合料、或土与建筑垃圾的混合料。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种植土层的铺填厚度为40~60cm,铺设在填筑山体的山顶和山坡表层。
本实用新型的碎石排水垫层采用静力压实法进行压实,填筑山体采用冲击碾压的方式分层碾压,其中静力压实法和冲击碾压均为常规的施工方式,并不需要特别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6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