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性能橡套软电缆及煤矿梭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69959.5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2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佟宝玲;姚昀;杨静;张鹏飞;黄孝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山东兖矿集团长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H01B5/08;H01B7/04;H01B7/18;H01B7/28;H01B9/02;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导体 束绞 橡套软电缆 本实用新型 导体 煤矿梭车 电镀锡 铜导体 护套 同向 线芯 电缆 同向绞合结构 抗拉伸能力 成型导体 导线折断 活动间隙 矩形分布 抗拉性能 扭转力矩 耐弯折 有效地 蓬松 层间 滑移 受力 相切 成型 扭转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橡套软电缆,包括护套和位于所述护套内的四根呈矩形分布且依次相切的线芯,所述线芯的主导体为电镀锡铜导体,所述主导体为一次束绞成型导体且束绞同向。其中导体采用电镀锡铜导体,具有较高的抗拉性能。同时,该主导体采用一次束绞成型,能够有效地提高导体整体的耐弯折和抗拉伸能力,而且该主导体束绞同向,由于同向绞合结构蓬松,导线间存在一定活动间隙,在电缆受到扭转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层间滑移吸收一部分扭转力矩,避免导线直接受力导致导线折断,从而保护电缆免于损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高性能橡套软电缆的煤矿梭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性能橡套软电缆,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高性能橡套软电缆的煤矿梭车。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梭车用电缆是为梭车传输动力和信号的连接线,它一端连接梭车设备,一端连接电源。在使用中随着梭车的运动,始终处于被卷绕—拉直—再卷绕—再拉直的周期性运动状态下,频繁受到较大拉伸力。井下巷道十分狭窄,梭车电缆随时有被井壁或支护物刮伤的可能,由于以上恶劣的使用环境,电缆的使用寿命非常短暂,国产电缆往往投入使用十几天甚至数天就会出现故障,造成梭车的停工,从而直接影响采煤和掘进的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线缆频繁受拉效果不好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橡套软电缆,该高性能橡套软电缆可以有效地解决线缆频繁受拉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高性能橡套软电缆的煤矿梭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橡套软电缆,包括护套和位于所述护套内的四根呈矩形分布且依次相切的线芯,所述线芯的主导体为电镀锡铜导体,所述主导体一次束绞成型导体且束绞同向。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在该高性能橡套软电缆中,其中导体采用电镀锡铜导体,其延伸率比较好,所以具有较高的抗拉性能,以保证在拉伸变形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导体受拉伸而导致传导效果不好。同时,该主导体采用一次束绞成型,能够有效地提高导体整体的耐弯折和抗拉伸能力,而且该主导体束绞同向,由于同向绞合结构蓬松,导线间存在一定活动间隙,在电缆受到扭转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层间滑移吸收一部分扭转力矩,避免导线直接受力导致导线折断,从而保护电缆免于损坏。综上所述,该高性能橡套软电缆能够有效地解决线缆频繁受拉效果不好的问题。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护套内侧的纤维编织层,所述线芯位于所述纤维编织层内侧,所述纤维编织层为双向疏松编织工艺成型的编织层。
优选地,所述纤维编织层包括内侧布置的六根纤维和外侧布置的六根纤维。
优选地,所述线芯还包括位于所述主导体外侧的绝缘层和位于所述绝缘层外侧且绕包成屏蔽网状的导体层,所述导体层为地线线芯。
优选地,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主导体与所述绝缘层之间以阻止导体与空气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中心加强件,四根所述线芯围绕所述中心加强件设置。
优选地,所述中心加强件为钢丝绳或芳纶挤包阻燃胶构成的抗拉垫芯。
优选地,所述电镀锡铜导体为延伸率在18%至22%的电镀锡铜导体。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煤矿梭车,该煤矿梭车包括上述任一种高性能橡套软电缆,该高性能橡套软电缆的一端连接煤矿梭车的梭车主机、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由于上述的高性能橡套软电缆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高性能橡套软电缆的煤矿梭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山东兖矿集团长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兖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山东兖矿集团长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9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