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56660.6 | 申请日: | 201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7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郝亚军;任晓敏;陈雪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锁紧部件 外连杆 预埋 支架 本实用新型 锚固装置 插销 挂钩 地面固定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位置可调 压紧支架 支架拆除 有效地 卡套 埋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包括埋设于地面并部分露出的预埋挂钩,该预埋挂钩露出于地面的部分为一U型结构;端部卡套于U型结构上的外连杆,该外连杆的端部通过一插销与U型结构连接;以及以位置可调的方式安装于外连杆上的锁紧部件,调节锁紧部件的位置以使得锁紧部件压紧支架从而将支架与地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支架拆除不方便的问题,使得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使得预埋部件能够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土地资源正规,许多地下工程外墙与用地红线距离较近,同时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垂直支护被广泛采用,地下工程的外墙施工采用双侧支模无法实现,必须采用单侧支模的方法来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然而,现有的单侧支模大多采用螺母连接的方式来连接外连杆与预埋的地脚螺栓,再通过外连杆与支架固定连接,使得支架与地面固定连接,但该工艺中螺母连接的方式不便于后期对支架的拆除,且地脚螺栓上的预设螺纹容易在施工的过程中被破坏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解决了支架拆除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使得安装部件可以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包括:
埋设于地面并部分露出的预埋挂钩,该预埋挂钩露出于地面的部分为一U型结构;
端部卡套于U型结构上的外连杆,该外连杆的端部通过一插销与U型结构连接;以及
以位置可调的方式安装于外连杆上的锁紧部件,调节该锁紧部件的位置以使得锁紧部件压紧支架从而将支架与地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进行支架与地面之间的固定连接,将预先埋于地面的预埋挂钩通过插销与外连杆固定连接,进而外连杆通过锁紧部件与支架连接,使得支架固定于地面上,在施工完毕后的拆除过程中,通过将固定连接外连杆与预埋挂钩的插销拔出,使得支架与地面的连接解除,拆除便捷,且有效地避免了预埋挂钩的连接部分遭受损害,使得预埋挂钩能够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支架的底部且靠近预埋挂钩一侧固定有一斜板;该锚固装置还包括置于斜板上的一压紧件,外连杆的另一端部穿过压紧件并连接锁紧部件,调节锁紧部件位置使得锁紧部件压紧该压紧件,从而实现了外连杆与支架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锁紧部件包括套设于外连杆上的垫片以及对应螺合于外连杆上的螺母,通过调节螺母的位置,使得该垫片一面与螺母相抵,该垫片的另一面与压紧件相抵,从而实现了外连杆与支架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外连杆的端部连接有两块相对的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开设有与预埋挂钩对应的孔洞;预埋挂钩的封闭端部插设于连接板之间;插销穿过连接板上的孔洞以及U型结构内的U型空间,配合调节锁紧部件的位置使得外连杆带动插销抵靠于预埋挂钩的封闭端部,从而实现了预埋挂钩与外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预埋挂钩呈U型,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翼杆以及连接于两个翼杆一端的封闭杆,该两个翼杆的另一端部分埋设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两个翼杆所在的平面与支架侧表面所在的平面相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插销以垂直于支架的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6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