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灌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47206.4 | 申请日: | 2018-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3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7 | 代理人: | 温珊姗 |
| 地址: | 5180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肛管 灌肠过程 放气阀 连接管 儿科 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 定位凹槽 灌肠装置 充气球 进液管 气囊 气囊出口 灌肠 灌肠液 夹层 患儿 溢出 开口 器官 损伤 相通 外部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灌肠装置,由肛管、基座、防护罩、接口、进液管、放气阀、连接管、充气球、气囊构成,肛管前端设有开口,肛管表面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上方和下方开有气囊出口,肛管外部套有防护罩,基座下部设有接口并通过接口与进液管相连,基座上设有放气阀和连接管,放气阀和充气球通过连接管与设于基座与肛管的夹层之间的气囊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固定灌肠过程中的位置和深度,防止灌肠过程中对患儿器官的损伤,同时预防了灌肠过程中灌肠液的溢出和喷溅,降低了儿科灌肠操作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儿科护理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的常用医疗护理操作。但在儿科当中,由于患儿身体尚未发育完全,且会哭闹、挣扎,常常导致灌肠过程难以进行,或发生大量灌肠液溢出、喷溅等。由于灌肠给药对肛管插入深度也有一定要求,患儿在挣扎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导致灌肠深度发生变化,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针对儿童患者群体解决上述问题的灌肠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科灌肠装置,能够在固定灌肠深度的同时防止灌肠液溢出、喷溅,还能对患儿稚嫩的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儿科灌肠装置,由肛管、基座、防护罩、接口、进液管、放气阀、连接管、充气球、气囊构成,其中肛管是与基座内部相连通的中空结构且壁内设有中空夹层,肛管前端设有开口,肛管表面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上方和下方开有气囊出口,肛管外部套有防护罩,基座是与肛管内部相连通的中空结构且壁内设有中空夹层,基座下部设有接口并通过接口与进液管相连,基座上设有放气阀和连接管,放气阀与气囊连通,充气球通过连接管与气囊连通,气囊设于基座与肛管的夹层之间。
所述的肛管前端设有开口,开口与肛管内部、基座内部及进液管相连通且不与气囊所在的夹层连通。
所述的定位凹槽是平滑过渡呈弧状的环形凹陷,所在的位置在制造时设定于不同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一般设定为距肛管开口5cm至10cm处,凹槽最大深度为1~2cm。
所述的气囊出口设于定位凹槽上方及下方1~2cm处,宽度为1cm,气囊出口与肛管壁内夹层相连通且不与肛管内部相通。
所述的防护罩是伞状的,紧密地套于肛管之上且可以沿肛管发生滑动,伞口面向肛管的开口方向。
所述的气囊采用天然橡胶制作。
所述的充气球采用手捏式充气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对患儿进行灌肠操作时能够有效固定灌肠位置及深度,避免患儿在挣扎过程中导致灌肠位置及深度的变化,影响治疗效果;
2、能够有效保护患儿稚嫩的器官,防止患儿挣扎过程中对器官造成损伤;
3、能够有效避免灌肠过程中灌肠液发生溢出或喷溅,极大地减小了护理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儿科灌肠操作中由于患儿不配合造成的灌肠位置及深度忽然变化,防止了灌肠过程中对患儿器官的损伤,同时预防了灌肠过程中灌肠液的溢出和喷溅,大大降低了儿科灌肠操作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防护,便于推广利用至医院、诊所、家庭等各种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囊所在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未经深圳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7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灌肠装置
- 下一篇:集灌肠和大便收集于一体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