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杜瓦组件的保温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34395.1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6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庞伟伟;李威;方翠翠;李基;史秀丽;王梦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科九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5/04 | 分类号: | G01J5/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胡晓丽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测温管 内胆 主管 空腔 保温外壳 杜瓦组件 制冷 检测 本实用新型 外界相通 外壳内部 温度数据 现有设备 测温 密闭 测量 相通 渠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冷杜瓦组件的保温外壳,包括外壳、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外壳内部,内胆与外壳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为真空,还包括测温管,所述测温管分为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支管安装在所述内胆的内部,所述主管和支管相通,且主管与外界相通;所述外壳、内胆与测温管相互密闭。所述测温管通过支管和主管来提供一个检测温度的渠道,为了更好的检测准确的温度数据,采用主管和支管分别检测内外温度,提高测量精确度,测温的设备可以采用现有设备,所述测温管的主管和支管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杜瓦组件,具体涉及制冷杜瓦组件的保温外壳。
背景技术
真空杜瓦系统继承了红外标准传递辐射计的优点,该仪器在对国际多家红外标准传递辐射计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创新性设计出来的一款具有精度高、全固化、高真空、体积紧凑等功能红外测量仪器。该仪器在量值溯源于低温绝对辐射计和标准黑体,为仪器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提供了保证。仪器光学头部采用离轴反射式设计,无运动部件,消除各种色差和考虑了热相差对探测信号的影响,保证了仪器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核心算法使用软件编写、调制方便,可扩展性强。仪器的孔径和视场光阑的均匀积分求光源在整机测试,采用双单色仪和离轴抛物面光学系统测量系统在相对光谱响应函数,以溯源至NiST和低温辐射计在绝对功率标准,实现系统的辐亮度响应度在定标系数。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精密检测及优化设计,保证了仪器的绝对精度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目标参考光源在稳定监测可反演整个波段在光谱辐亮度,因此采用全光谱响应的设计方案。通过在仪器入口放置窄带干涉滤光片,结合计量获取仪器的视场、孔径和全谱段绝对功率响应度数据,实现参考光源在绝对光谱辐亮度反演;主要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主要负责对待定标光源的准直、聚焦和能量的高效收集。光电探测器用来将收集的红外能量转换成电信号,斩波器和锁相放大器板卡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将解调后的直流信号送至微控制器进行模数转换及信号存储、处理,反演目标光源辐亮度信息。
在实现红外信号探测时,低温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在测量低温环境是否适合红外信号探测工作也是该内容重要的步骤之一,在制冷所用的杜瓦组件中,杜瓦瓶的保温外壳至关重要,特别是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杜瓦瓶保护外壳制作时为一次成型,测量温度不够全面、精确的问题,提供制冷杜瓦组件的保温外壳,将以前的埋线改变位置,方便检修、测温。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制冷杜瓦组件的保温外壳,包括外壳、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外壳内部,内胆与外壳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内为真空,还包括测温管,所述测温管分为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支管安装在所述内胆的内部,所述主管和支管相通,且主管与外界相通;所述外壳、内胆与测温管相互密闭。所述测温管通过支管和主管来提供一个检测温度的渠道,且不会影响杜瓦组件的使用效果,以往检测温度主要是通过杜瓦组件的表面直接测量,但是由于杜瓦组件中的杜瓦瓶是一种真空保温设备,内外温差较大,直接测温时的误差也会较大,在红外探测设备中微小的误差会导致很多问题,为了更好的检测准确的温度数据,采用主管和支管分别检测内外温度,提高测量精确度,测温的设备可以采用现有设备,所述测温管的主管和支管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液管,所述加液管输入端伸入所述内胆;便于液氮的注入。
进一步的,所述加液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封闭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材料为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材料为合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制冷杜瓦组件的保温外壳结实耐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科九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科九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4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