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04475.2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1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苑伟彬;孙桂林;王艳萍;朱洪雷;吕斌;孙丹青;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J15/06;F24H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张一帆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换热装置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 加热流体 烟气管道 出水管 连通 热电偶测温装置 烟气电动调节阀 电动循环水泵 人机界面交互 水温传感器 烟气酸露点 质量流量计 综合热效率 回收烟气 控制系统 两条支路 信号连接 循环管道 余热回收 进出管 进水管 出水 进水 排出 增效 余热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管道,烟气管道上沿气体的排出方向依次设有主余热换热装置和深度余热换热装置;循环管道,包括与待加热流体管路进水端相连通的进水管,以及与待加热流体管路出水端相连通的出水管,进出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均具有两条支路,并分别均与主余热换热装置和深度余热换热装置相连通;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连接的热电偶测温装置、质量流量计、水温传感器、烟气酸露点仪、烟气电动调节阀组、电动循环水泵、人机界面交互装置和PLC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能最大限度的回收烟气余热,提高项目的经济性以及余热回收的综合热效率,最终实现显著节能、增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度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高温烟气及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是一种相对成熟的余热利用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燃煤和天然气锅炉高温烟气,以及焚烧炉高温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
在工业锅炉系统中,锅炉的效率与排烟损失项密切相关,排烟损失一直是影响锅炉效率提升的瓶颈,一般排烟带走的热量占锅炉总输入热量的8%左右。一般情况下,锅炉的排烟温度在140到180℃的范围,个别企业锅炉由于燃烧调整不合理等原因,使得锅炉尾部烟道出口的烟气温度更高。
在节能、降耗、增效的大环境影响下和企业需要不断降低自身成本的压力下,一些企业纷纷将所属的锅炉,进行了烟气余热回收改造。回收的余热可以用来加热锅炉补水、除盐水、高温回水或预热空气等。通常改造前高温烟气温度在140到160℃以上,出于避免锅炉尾部烟道发生酸露腐蚀的考虑,大部分企业的烟气余热回收都利用到120℃左右。这种余热回收改造在一定的阶段,起到了一定的节约能源的作用。这种余热回收方式,可以定义成粗犷式的余热回收。虽然采取了一定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措施,但是仍然有120℃左右的高温烟气中的显热,被白白的浪费掉。一般地,锅炉的烟气温度如果能降低15℃,就可将锅炉热效率提高1%。尤其对于燃料消耗量巨大的发电类等企业,如果能将锅炉效率提升1%,则节能效果显著,主机设备每提高 1个百分点的热效率都意义重大,每年可以节约的燃料总量相当可观,经济效益非常好。
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烟气中的余热,在企业竞争不断增加形势下,更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需要找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燃煤锅炉为例,上述的余热回收改造,通常会先按设计煤种或者燃烧煤种进行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测得煤种的S元素含量,进而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理论的酸露点。由于电价和煤价的联动机制,一些燃煤锅炉使用企业,经常使用不同的煤种,选用热值和价格合适的煤进行掺烧,热值和成分明显变化;实际上,此时对应的烟气酸露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余热回收还按照固定的酸露点来设定固定的余热回收的下限最低温度,肯定是不合适和不合理的。每次使用一种新煤种就要重新计算酸露点和烟气温度利用下限显然也很麻烦,带来很多重复性和不必要的工作。如何能智能地在线地实时地取得当前烟气的酸露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方面,原有的余热回收方式,如果想进一步增加余热回收量,由于受到不能再改变换热器热负荷等设计参数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最初设计的换热器管材和壳体的材质没有考虑经常在酸露点附近工作,也没有按长期耐深度酸露腐蚀设计,因此,想用原有换热设备进行深度烟气余热回收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一方面,在一些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应用的场合,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以及换热器管材材质和壁厚选择不合理等原因,一旦烟气冲刷使得换热器管材泄漏后,引起低温侧液体泄漏到周围,会对周围的设备和辅机造成不可预见的破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是用户不允许的。通过对一些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运行稳定性进行的研究和调研,发现这种内部破坏主要发生在换热器内。发生在循环管路上的泄漏容易被发现,而发生在换热器内部的泄漏不容易被发现。低温侧循环水泵及管路及与换热器系统的密封良好,运行时保障不发生泄漏,或者泄漏后能够立即报警,是非常值得认真考虑的事情。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的同时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任何技术改造都要遵守的必要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4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炼炉全封闭除尘机构
- 下一篇:隧道窑高效节能低氮燃烧及控制排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