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轮毂支架以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70756.0 | 申请日: | 201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2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石梅;潘俊斌;马良灿;伍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轮毂轴 过盈配合 摆臂 后轮 轴安装孔 支架 使用寿命 制动卡钳 本实用新型 车辆底盘 车轮定位 工艺成本 工艺加工 轮毂支架 应力集中 焊缝 防尘板 加强板 汽车 贯穿 | ||
1.一种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毂支架包括轮毂轴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连接板的轴安装孔,所述轮毂轴与所述轴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连接板还用于与制动卡钳、防尘板、摆臂及摆臂加强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盘和设置于所述连接盘上的第一凸台,所述轴安装孔贯穿所述连接盘和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朝车内方向凸出,所述摆臂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制动卡钳、防尘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盘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包括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第一台阶靠近所述连接盘设置,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三台阶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阶上并与所述摆臂抵接,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二台阶上并与所述摆臂加强板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的背离所述第一凸台的侧面上凸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柱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安装柱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制动卡钳通过紧固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的背离所述轮毂轴的侧面为弧面,且所述弧面朝向所述轮毂轴凹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用于与防尘板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部分所述第一螺纹孔靠近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剩余所述第一螺纹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上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柱,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与所述第一安装柱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的背离所述第一凸台的侧面上还设有第二凸台,所述轴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凸台。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轮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轴包括依次连接的且均为圆柱形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第四轴段、第五轴段和第六轴段,所述第一轴段、所述第二轴段、所述第四轴段、所述第五轴段、所述第六轴段的直径依次变大,所述第二轴段与轮毂锁紧螺母连接,所述第四轴段与所述轮毂轴承连接,所述第五轴段与所述轴安装孔连接,所述第五轴段与第六轴段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三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面与所述连接板抵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上设置有摆臂、摆臂加强板、制动卡钳、防尘板、轮毂以及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轮毂支架,所述轮毂设置于所述轮毂轴上,所述摆臂、所述摆臂加强板、所述防尘板和所述制动卡钳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07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