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41151.9 | 申请日: | 2018-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2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孟德龙;任学平;乔宽;叶树生;孙浩;姜启龙;刘栋;代伟业;石浩轩;窦毓鑫;陈欣;谢舒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H6/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韩敏 |
| 地址: | 06119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装置 侧式 本实用新型 自行车 步进电机 差速转动 车身位置 空余空间 上升过程 可调节 模块化 室内 规范化 小区 转换 | ||
1.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间箱体(1)、载物装置和收线装置(2),所述载物装置可升降于空间箱体(1)内;
载物装置包括停车底板(9)、停车侧板(6)、车轮定位槽(10)和车架固定装置(7),停车侧板(6)垂直固定于停车底板(9)的一边,两个车轮定位槽(10)固定在停车底板(9)上,车架固定装置(7)固定在停车侧板(6)上;
收线装置(2)设有两个,每个收线装置(2)由一个步进电机控制,两个收线装置(2)分别通过钢索(4)连接停车底板(9)和停车侧板(6),两个步进电机的转速不同,当载物装置升入到空间箱体(1)内时,停车底板(9)为直立状态,停车侧板(6)为水平状态并处于空间箱体(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止系统,锁止系统由控制面板连接控制,锁止系统包括停车底板(9)的两个锁扣装置(5)、停车侧板(6)的两个锁扣装置(5)与空间箱体(1)的四个锁扣(11),当载物装置升入到空间箱体(1)内时,停车底板(9)的锁扣装置(5)、停车侧板(6)的锁扣装置(5)分别与空间箱体(1)的四个锁扣相配合进行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固定装置包括滑移底板(713)、滑移上板、滑块(710)和固定架(707),滑移底板(713)固定于停车侧板(6),滑移上板可滑动连接于滑移底板(713),并通过螺钉销(704)定位于滑移底板(713),滑移上板垂直于滑移底板(713)设置,滑块(710)可滑动连接于滑移上板,固定架(707)可转动连接于滑块(7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707)通过转动机构连接于滑块(710),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套筒(701)、第二套筒(706)、插杆(709)和锁止机构,第一套筒(701)和第二套筒(706)之间通过带螺纹的销轴(708)开拆卸连接,固定架(707)固定于第一套筒(701),第二套筒(706)通过插杆(709)固定于滑块(710),第二套筒(706)的与第一套筒(701)相接触的侧面均布固定有若干突起(718),固定架(707)转动到某一位置后,锁止机构插入第一套筒(701),并抵接于第二套筒(706)的相邻两个突起(718)之间进行锁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锁止机构包括锁止销(702)和弹簧(714),第一套筒(701)内设有相通且同轴的粗插孔(717)和细插孔(716),粗插孔(717)较细插孔(716)更靠近第二套筒(706),锁止销(702)的一端固定有插拔环,锁止销(702)另一端靠近端部的位置固定有轴肩(715),弹簧(714)和轴肩(715)位于粗插孔(717)内,弹簧(714)套在锁止销(702)上,弹簧(714)的一端顶住粗插孔(717)和细插孔(716)的相接处,弹簧(714)的另一端顶住轴肩(715),锁止销(702)在弹簧(714)的作用下抵接于相邻两个突起(718)之间,锁止销(702)的长度大于第一套筒(70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707)设有两个,每个固定架(707)均配有滑块(710)和转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移上板通过滑板(712)可滑动连接于滑移底板(713),滑移上板包括U形轨道(703)和封块(711),封块(711)可插拔连接于U形轨道(703)的端部,滑块(710)限位于U形轨道(703)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间侧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707)呈“5”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L形连接杆和定位钩,L形连接杆连接于定位钩和第一套筒(7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未经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11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