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伸缩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28069.2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0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勇刚;吴房三;赵宝忠;王杰;王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15/605 | 分类号: | E05F15/605;E05F15/42;E06B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巧;牛艺文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伸缩门 控制电路 驱动电机 机头 本实用新型 第一探测器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机头移动 机头运动 目标运动 微处理器 行进路径 伸缩门 探测 驱动 保证 | ||
1.一种电动伸缩门,所述电动伸缩门包括:
驱动电机(3),与机头连接,用于驱动电动伸缩门的机头移动;
控制电路(4),与所述驱动电机(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门还包括:
第一探测器(1),用于探测机头行进路径上的目标通过区内是否存在障碍目标,以及机头是否朝向障碍目标运动;
微处理器(2),其输入端连接第一探测器(1),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4),以通过所述控制电路(4)控制机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为单相电机,所述驱动电机(3)的启动绕组(R1)和运行绕组(R2)均一端连接零线,所述启动绕组(R1)的另一端连接启动电容(C)的第一端,所述运行绕组(R2)的另一端连接启动电容(C)的第二端;
所述控制电路(4)包括电机正转开关电路和电机发转开关电路;
所述电机正转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常开按钮开关(SB1);
所述第一常开按钮开关(SB1)的一端连接火线,所述第一常开按钮开关(SB1)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第二继电器(KA4)的第三常闭触点、第一触点开关(SQ1)的常闭触点连接零线;
所述第一触点开关(SQ1)的线圈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的第一电压输出端;
所述第一常开按钮开关(SB1)上还并联设置有所述第一继电器(KA1)的第一常开触点;
所述启动电容(C)的第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KA1)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火线;
所述电机反转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常开按钮开关(SB2);
所述第二常开按钮开关(SB2)的一端连接火线,所述第二常开按钮开关(SB2)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二继电器(KA4)的线圈、第一继电器(KA1)的第三常闭触点连接零线;
所述第二常开按钮开关(SB2)上还依次并联设置有所述第二继电器(KA4) 的第一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一触点开关(SQ1)的常开触点;
所述启动电容(C)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KA4)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火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4)还包括第一常闭按钮开关(SB3);
所述第一常闭按钮开关(SB3)的一端连接火线,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常开按钮开关(SB1)和所述第二常开按钮开关(SB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门还包括报警装置(5),所述报警装置(5)的一端与火线之间有并联设置的所述第一继电器(KA1)的第四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继电器(KA4)的第四常开触点,所述报警装置(5)的另一端连接零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5)为语音报警装置、声光报警装置之一或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1)包括测距传感器;
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机头与机头运行路径上的障碍目标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1)还包括位移传感器;
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机头的移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为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之一或者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至少有两个,各所述测距传感器沿机头的高度方向在机头上均匀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伸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均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
所述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所述测距传感器的接收端分别设置在机头行进路径上的目标通过区的两端,或同时设置在机头上;
所述位移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接收端分别设置在机头行进路径上的目标通过区的两端,或同时设置在机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80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