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床边摆放患者手臂穿刺的可调节类仿生手臂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21073.6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蒋邯晖;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小静 |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病床框架 穿刺 卡板 通孔 本实用新型 仿生手臂 患者手臂 限位板 穿孔 操作台 螺母 安装限位板 安装卡板 活动连接 同时装置 旋紧固定 可调节 舒适度 竖板段 贯穿 床边 顶头 螺杆 种床 拆卸 连通 手臂 病床 消毒 摆放 局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边摆放患者手臂穿刺的可调节类仿生手臂,包括病床框架,所述病床框架的外侧安装卡板,所述卡板呈“L”型结构,所述病床框架的内侧安装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部贯穿开设通孔,所述卡板的竖板段下部贯穿开设与通孔对应连通的穿孔,所述通孔与穿孔处安装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顶头位于限位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与螺母旋紧固定,所述卡板活动连接第一手臂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主要是在病床上安装一个可以调节的类仿生手臂,提高患者手臂消毒和穿刺的舒适度,解决床边操作时操作台局限的问题,同时装置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穿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边摆放患者手臂穿刺的可调节类仿生手臂,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PICC穿刺大多数在患者床旁进行。操作时需要患者平卧于病床,护士经过评估选择好穿刺侧手臂,然后协助患者向非穿刺侧床边平移,空出位置尽可能保证穿刺侧手臂能平展于病床上。此时患者特别是体型较大的患者局限于1/2的床铺,舒适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靠近床边也有坠床的风险。同时穿刺总时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至少需半小时左右,整个操作过程中患者不能随意改变体位,也容易引起不适感。
穿刺前需进行穿刺侧手臂的全手臂皮肤消毒。常规操作方法为护士做好消毒前准备后指导患者以大于60°小于90°左右的角度上举手臂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护士开始消毒整个手臂皮肤,整个过程需要3-5分钟。一些身体虚弱的患者上举时会感到手臂很酸很难坚持,有时是协助操作的护士拉住患者手以帮助患者保持手臂上举,有时是让患者以操作护士的肩膀为支点架空手臂。两种方法虽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但都在不同程度时增加了护士操作的负担。
现在也有一些特制的操作床,在原有的普通医用检查床的一侧增添一块辅助台。但由于检查床普遍较小,平卧时舒适度不高。同时操作时需要患者到指定的诊室,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增加了上下床时跌倒风险的发生。而且特制操纵床也仅仅解决手臂摆放的位置,消毒时仍需患者自己上举手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床边摆放患者手臂穿刺的可调节类仿生手臂,其结构合理,能够提高患者穿刺和消毒时的舒适度。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床边摆放患者手臂穿刺的可调节类仿生手臂,包括病床框架,所述病床框架的外侧安装卡板,所述卡板呈“L”型结构,所述病床框架的内侧安装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部贯穿开设通孔,所述卡板的竖板段下部贯穿开设与通孔对应连通的穿孔,所述通孔与穿孔处安装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顶头位于限位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与螺母旋紧固定,所述卡板活动连接第一手臂的一端,所述第一手臂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手臂的一端,所述第二手臂的另一端通过插头活动连接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板的竖板段左侧向外凸出呈弧形状,所述卡板的左侧均匀连接限位齿,所述限位齿的下侧面为弧形面,所述限位齿的上侧面为直面,所述卡板的竖板段贯穿开设通槽,所述第一手臂的端部内凹形成凹槽,所述第一手臂的端部位于凹槽两侧的本体固定连接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间隙穿过通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向第一手臂内开设长槽,所述长槽内插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内端向活动板的本体内开设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插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端与长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位于活动板外部的杆体上套设弹簧,所述活动板的外端上侧面呈长弧形切削,且活动板的长弧切削面与限位齿的弧形面相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板的横板段端部开设槽口,所述限位板上垂直连接矩形柱,所述矩形柱的上端卡入槽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手臂的另一端下侧面一体连接L 板,所述L板的长板段与第一手臂为平行设置,所述L板的长板段端部贯穿开设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螺旋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位置与第二手臂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为软性塑胶材料的“U”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1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儿科的防异动软式头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下肢固定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