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16796.7 | 申请日: | 201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8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缪成贵;窦金凤;周国梁;尹群;杜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24;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李帆 |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杆件 漏芦 内壳体 混合装置 转盘 本实用新型 电机 转动连接 外壳体 支杆 底座 输出端连接 螺旋板件 内连接 输料管 底壁 内壳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属于漏芦领域。一种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体,所述底座内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远离电机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底壁固定连接有杆件二,所述杆件二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板件,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轴一上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槽,所述槽内转动连接有杆件一,所述杆件一远离转盘的一端置于内壳体内并连接有支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壳体中的支杆和杆件二,能够充分的对禹州漏芦进行入药混合,增加入药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炎布打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禹州漏芦一种菊科植物,多用于药物当中进行混合,增加药物疗效,其功效多为清热解毒,排脓止血,消痈下乳,因为其药性良好普遍用于药物混合价钱药物疗效。
目前对于药物的混合,比较普遍的还是通过人力,和一些简单的器械进行,使禹州漏芦不能够很好地入药,降低了其药性,造成人力物理的浪费,和由于使用不当对禹州漏芦造成了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体,所述底座内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远离电机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底壁固定连接有杆件二,所述杆件二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板件,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轴一上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槽,所述槽内转动连接有杆件一,所述杆件一远离转盘的一端置于内壳体内并连接有支杆。
优选的,所述杆件一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置于转盘和内壳体之间,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内齿轮,所述齿轮二和内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的输料端置于内壳体内,所述输料管外壁面设有齿轮纹,所述外壳体上外壁面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连接有轴二,所述轴二远离电机二的一端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和齿轮纹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上连接有轴承一,所述内壳体上连接有轴承二,所述输料管通过轴承一和轴承二转动连接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三,所述轴一通过轴承三转动连接在外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支杆倾斜连接在杆件一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通过底座内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连接有轴一,且轴一置于外壳体内,当需要入药时,漏芦从输料管进入内壳体,通过外壳体上连接有齿轮一,与输料管上设有的齿轮纹相互啮合,通过输料管置于内壳体内的一端设置成倾斜的出料口,实现当输料管通过齿轮纹和齿轮一啮合时,出料口随着电机二的转动,物料呈螺旋状落下,使物料能够充分的均匀的分布于内壳体,通过在杆件一上连接有支杆,当需要入药混和时,使落入内壳体中的物料通过支杆的转动充分的混合,通过底座内连接有的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连接有轴一,轴一连接在内壳体底部,实现电机一带动内壳体与输料管逆向旋转,增加混合效果。
2.该禹州漏芦用入药混合装置,通过在外壳体内壁上设有内齿轮,内齿轮与支杆上的齿轮二相互啮合,当电机一启动时使转盘带动杆件一转动,齿轮二随着转盘转动与内齿轮啮合,使杆件一置于内壳体中安装有支杆的部分一同转动,使支杆能够不间断转动,充分的将内壳体中的物料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67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墨微分子调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过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