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微电流电解抑藻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80579.7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1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莉;董磊;黄华伟;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7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室 抑藻 出水口 进水口 电解 喇叭口式 软管 移动式 壳体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连接 水污染事件 无二次污染 蓄电池连接 典型区域 搅拌装置 景观水体 应急处置 电极板 推进器 箱右端 布设 移动 湖库 水华 左端 池塘 室内 应用 治理 | ||
1.一种移动式微电流电解抑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壳体、喇叭口式进水口(1)、软管(2)、设于移动式壳体的抑藻箱(17)、搅拌装置、蓄电池(14)及推进器(16),抑藻箱(17)内设有第一电解室(6)和第二电解室(6),第一电解室(6)和第二电解室(7)内分别布设至少一组与蓄电池(14)连接的电极板(8),抑藻箱(17)右端下方为进水口(18),左端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出水口二(12)、出水口一(13),第二电解室(7)与出水口二(12)直接相连,第一电解室(6)靠近进水口(18)设置,第二电解室(7)靠近出水口二(12)设置,第一电解室(6)右侧的进水口(18)通过软管(2)与喇叭口式进水口(1)连接,搅拌装置用于保证抑藻箱(17)中微电流电解产生的活性物质与水体均匀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电流电解抑藻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解室(6)和第二电解室(7)的右下端和左上端设有开口,含藻水体经由右下端的开口进入电解工作室内部,通过电极板(8)电解后从左上端的开口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电流电解抑藻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板(8)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均呈片状结构,电极间距为1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电流电解抑藻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口(18)前端设置有加氯缓释装置(3),加氯缓释装置(3)通过水泵(4)、水管接入进水口(18),通过添加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保证微电流电解时产生足够多的活性物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电流电解抑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扇(9)、电机(11)及与电机(11)驱动连接的搅拌桨(10),其中电机(11)设于抑藻箱(17)顶部,搅拌桨(10)设于抑藻箱(17)内,且位于第一电解室(6)顶部上方位置,搅拌扇(9)位于第一电解室(6)一侧的抑藻箱(17)底部,搅拌扇(9)位于第二电解室(7)正下方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微电流电解抑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出水口一(13)和出水口二(12)连通的排水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05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回收功能的三维电极废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湍流电絮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