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临时仰拱连接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67706.X | 申请日: | 2018-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3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尹玉林;苏艳林;杜亮;肖福磊;程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22 | 分类号: | E21D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架 隧道 仰拱 连接构造 安装腔 初期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辅助支撑架 三角支撑架 构造技术 隧道连接 整体构造 支护钢架 荷载 加固架 支撑座 沉降 顶架 基底 碾压 竖向 围岩 保证 施工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临时仰拱连接构造,包括隧道底道,所述隧道底道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护钢架,所述护钢架顶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护钢架顶部通过安装腔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护钢架顶部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仰拱,所述护钢架内侧上方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架,所述护钢架内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弧形加固架,所述护钢架外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架,所述隧道底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护钢架,所述隧道底道外侧下方固定连接有锁锚支撑座。本实用新涉及隧道连接构造技术领域,该隧道临时仰拱连接构造,达到了整体构造仰拱的竖向碾压荷载全部由基底围岩承担的目的,不影响初期支护结构,在隧道沉降时可以保证隧道的安全,保证施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连接构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临时仰拱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时,极易发生初期支护及围岩整体沉降过大的现象,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隧道塌方的事故。为了控制这种沉降,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设置临时仰拱构造,用临时仰拱来承担一部分拱部初期支护的下沉力量。但是由于常规的临时仰拱直接与拱部初期支护连接,当施工车辆、机械通过临时仰拱时,由于车辆、机械的碾压,临时仰拱对初期支护有一个拖拽作用,反而会造成初期支护的下沉,从而限制了临时仰拱的应用,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拱部初期支护下沉的其他好办法。如果临时仰拱与初期支护之间不增设连接构造,已经不能满足铁路隧道施工需求。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修建的隧道断面越来越大,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无法控制初期支护沉降,临时仰拱构造能无法控制沉降,施工安全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临时仰拱连接构造,解决了大断面隧道施工中无法控制初期支护沉降,临时仰拱构造能无法控制沉降,施工安全无法保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隧道临时仰拱连接构造,包括隧道底道,所述隧道底道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护钢架,所述护钢架顶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护钢架顶部通过安装腔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护钢架顶部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仰拱,所述护钢架内侧上方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架,所述护钢架内侧下方固定连接有弧形加固架,所述护钢架外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架,所述隧道底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护钢架,所述隧道底道外侧下方固定连接有锁锚支撑座,所述护钢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锚架。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外侧开设有螺栓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锁锚支撑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架,所述支柱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相位键,所述相位键内侧与护钢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柱架外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锁定锚架。
优选的,所述弧形加固架内侧设置有矩形加固钢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临时仰拱连接构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隧道临时仰拱连接构造,在隧道底道底部设置的底部支护钢架可以将整体构造架进行加固,护钢架顶部的安装腔和螺栓固定孔方便顶架的固定,护钢架之间位于顶架设置的仰拱可以通过护钢架顶部的安装架连接,护钢架内侧设置的三角支撑架和弧形加固架以及外侧的辅助支撑架可以对护钢架和仰拱的整体进行加固,护钢架的弧形锁定锚架和支柱架通过相位键将护钢架紧紧固定,达到了整体构造仰拱的竖向碾压荷载全部由基底围岩承担的目的,不影响初期支护结构,在隧道沉降时可以保证隧道的安全,保证施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7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