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重量法的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9644.3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娜;刘志宏;闫小军;王芳;聂贤文;唐忠富;黄旺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翌达环境保护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容器 平衡臂 过滤腔 电磁铁 激光发射器 第二容器 检测设备 控制电机 集气腔 支撑板 重量法 滤膜 水泵 本实用新型 加热电阻丝 电源底座 力矩计算 末端标准 上端密封 失去平衡 灌满 排空 配重 底座 断电 送入 通电 测量 供电 平衡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重量法的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底座、支座、集气腔、电源底座、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激光发射器、水泵A和水泵B;初始状态下,左平衡臂和右平衡臂保持平衡,控制电机使得支撑板旋转到过滤腔下方,同时电磁铁通电使得集气腔与过滤腔上端密封对接,将第一容器内的液体全部抽入第二容器内使得第一容器内灌满空气;然后使液体重新进入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内的空气则送入过滤腔,空气中的PM2.5被滤膜吸收,完全排空后给加热电阻丝供电对滤膜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控制电机撤开支撑板同时给电磁铁断电,此时左平衡臂和右平衡臂失去平衡,通过激光发射器测量右平衡臂末端标准配重变化高度,结合力矩计算公式即可得到PM2.5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量法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目前测量方法包括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微量振荡天平法,其中,重量法是将PM2.5直接截留到滤膜上,然后用天平称重,这就是重量法。值得一提的是,滤膜并不能把所有的PM2.5都收集到,一些极细小的颗粒还是能穿过滤膜。只要滤膜对于0.3微米以上的颗粒有大于99%的截留效率,就算是合格的。损失部分极细小的颗粒物对结果影响并不大,因为那部分颗粒对PM2.5的重量贡献很小。重量法测量PM2.5浓度普遍采用大流量采样器,原理为采样泵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切割器,将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30μm的颗粒物切割分离,PM2.5颗粒随着气流经切割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称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的浓度。计算公式为:重量法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验证其它方法是否准确的标杆。然而重量法需人工称重,程序繁琐费时。如果要实现自动监测,就需要用到另外两种方法。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重量法大流量采样器测量PM10的缺点是要求人工工作量大,滤膜采样前后需实验室烘干称重,人工换纸和取样,手工计算PM10的浓度,自动化程度低,不适合进行远距离监测,且取日均值时需连续采样12小时以上,不能反映PM10浓度的短时间变化情况,不能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变化进行实时反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重量法的检测设备,可以最大化的减少人工操作,基本上实现自动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重量法的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底座、支座、集气腔、电源底座、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激光发射器、水泵A和水泵B;
所述支座固定在底座上,以支座作为支点固定一根由左平衡臂和右平衡臂组成的平衡臂,所述左平衡臂末端固定一个过滤腔,右平衡臂末端固定一个标准配重;
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标准配重正下方,用于测量标准配重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所述过滤腔内置滤膜和由加热电阻丝组成的加热网面,所述加热网面位于滤膜下方,所述过滤腔两端开口其上端边沿设计成电磁铁,过滤腔下方设置一块由电机控制的支撑板;
所述集气腔位于过滤腔正上方,集气腔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电磁铁通电以后集气腔与过滤腔上端密封对接;
所述电源底座内置电源,向上延伸扩展形成平台,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放置在平台上,第一容器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之间通过水泵A和水泵B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容器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集气腔连通;
所述第一容器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设置有电磁阀A和电磁阀B;
初始状态下,第一容器内灌满液体,左平衡臂和右平衡臂保持平衡,控制电机使得支撑板旋转到过滤腔下方为其提供支撑,同时电磁铁通电使得集气腔与过滤腔上端密封对接,电磁阀A和电磁阀B关闭;
开启电磁阀A和水泵B将第一容器内的液体全部抽入第二容器内使得第一容器内灌满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翌达环境保护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翌达环境保护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9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中杂质含量的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物棉的渣球含量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