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转子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以及马达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90353.4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格智美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14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转子 转动轴 固定环 壳体 连接结构 凹台 环形斜面 内缘 马达 壳体内侧壁 壳体一端 壳体中部 向内凹陷 向下延伸 中心方向 转动连接 上端 中空的 磁条 通孔 申请 转动 承载 穿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马达转子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以及马达,马达转子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包括:马达转子以及与马达转子转动连接的转动轴;马达转子包括中空的圆柱形的壳体以及沿壳体内侧壁设置的磁条,壳体中间向内凹陷形成一凹台,凹台包括:由壳体的上端内缘向壳体的中心方向倾斜形成的环形斜面,环形斜面远离壳体一端沿径向方向突设有一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具有供转动轴穿过的一通孔,第一固定环的内缘沿通孔的轴线向上或向下延伸的第二固定环。本申请通过在壳体中部设置一凹台,转动轴设置在凹台中具有更大的保持力,从而可承载更大重量的载体以及可具有更大的转动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流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马达转子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以及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工作的原理是通过主控板控制电流按一定的规律输入到定子内部,使定子产生旋转磁场,带动转子和转动轴旋转,转动轴继而带动客户负载工作。但是现有的转子一般只在铁壳中心处开设一通孔,通孔与主轴过盈配合从而固定转动轴,由于通孔与转动轴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转动轴具有较小的保持力,当客户负载重量较大或转动轴旋转动速度较高时,较小的保持力难以支撑较大重量的负载和较高速度的转动轴,转动轴容易松脱而掉落,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马达转子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以及马达,以解决现有的转动轴与壳体之间的保持力较小,难以承受较大重量的客户负载以及较高转速的转动轴。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转子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其包括:
马达转子以及与马达转子转动连接的转动轴;
马达转子包括中空的圆柱形的壳体以及沿壳体内侧壁设置的磁条,壳体中间向内凹陷形成一凹台,凹台包括:由壳体的上端内缘向壳体的中心方向倾斜形成的环形斜面,环形斜面远离壳体一端沿径向方向突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具有供转动轴穿过的一通孔,第一固定环的内缘沿通孔的轴线向上或向下延伸的第二固定环。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环的高度小于环形斜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环高度大致为3.5mm。
进一步地,环形斜面为圆弧形的环形斜面。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马达转子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的马达,还包括:
套设在转动轴上的马达定子以及套设在转动轴上并与马达定子电连接的主控板,主控板用于控制外部电流输入到马达定子内部。
进一步地,马达定子包括铁芯以及绕卷在铁芯上的铜丝,主控板控制外部电流输入到铜丝中,使铜丝与铁芯发生电磁感应产生旋转磁场。
进一步地,马达定子与磁条相对设置。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马达转子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通过在壳体上设置一凹台,凹台上设置有环形斜面、第一、第二固定环,当转动轴与第一、第二固定环过盈配合固定在壳体上,环形斜面以及第一固定环给转动轴施加一个垂直以及向下压的作用力,凹台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转动轴与壳体紧密结合,增强转动轴的保持力;另外,本申请增大了第二固定环与转动轴的接触面积,使第二固定环与转动轴之间具有较大摩擦力,进一步加大了转动轴的保持力,转动轴能承载较大重量的负载以及承受较高的转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格智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格智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0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