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加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45047.9 | 申请日: | 201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绮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万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外管 加热层 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 流体通道 内绝缘层 液体加热 体内 环套 传热效率 加热效率 外部加热 温度分布 流通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一种液体加热管,包括流体内管、流体外管、内绝缘层和加热层;所述流体外管环套在所述流体内管上,所述流体内管与所述流体外管之间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加热层环套在所述流体外管上;所述加热层与所述流体外管之间设有所述内绝缘层。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采用外部加热内部流通的方式对液体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加热管中液体在流体通道内流通时的横向传热效率更高,加热管内液体的温度分布也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加热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加热管是在管道内部设置加热装置对管内流通的液体进行加热,甚至多种加热管将加热装置与流通液体直接接触进行加热,使得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加热装置也极易被氧化甚至损坏;现有技术还采用外壁包覆加热层的方式对管内液体进行加热,但是外壁加热层距管内流通液体的中心处较远,无法均匀的加热管内的液体,影响加热管的加热效率。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管,包括流体内管、流体外管、内绝缘层和加热层;
所述流体外管环套在所述流体内管上,所述流体内管与所述流体外管之间设有流体通道;
所述加热层环套在所述流体外管上;
所述加热层与所述流体外管之间设有所述内绝缘层。
较佳的,所述流体内管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较佳的,所述流体内管外壁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螺旋缠绕在所述流体内管外壁上。
较佳的,所述流体内管为实心结构。
较佳的,所述流体内管为空心结构,所述流体内管的两端封闭。
较佳的,所述内绝缘层印刷在所述流体外管上。
较佳的,所述液体加热管还包含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印刷在所述加热层上。
较佳的,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内绝缘层紧密贴合。
较佳的,所述加热层为加热片、加热丝、加热膜、加热涂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较佳的,所述内绝缘层与所述外绝缘层均由二氧化硅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中液体在流体通道内流通时的横向传热效率更高,加热管的加热更快,加热管内液体的温度分布也更加均匀,不会出现一侧温度高、另一侧温度低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中绝缘层均采用印刷技术印刷在流体外管与加热层上,使绝缘层的分布更加均匀,绝缘层更加的致密,防腐、绝缘等效果更加的出色;
3、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内部可设有空心层,防止液体流通时通过内管发生热量损失,提高加热管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加热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加热管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流体内管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流体内管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流体内管剖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万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万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50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