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宇墙面破损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13076.7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1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义国;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智慧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9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对射传感器 遮光板 发射端 接收端 聚光镜 通光孔 楼宇 墙体 红外光束 聚光镜架 破损监测 同一直线 墙面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架 报警信号 同一水平 表皮 剥落 变形 发射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宇墙面破损监测装置,包括一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一对红外对射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墙面上,一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之间的墙面上安装有的遮光板架和聚光镜架,遮光板架上设置有多个具有通光孔的遮光板,遮光板与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之间的聚光镜架上安装有聚光镜,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聚光镜、通光孔、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在同一直线上。有益效果: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射出的红外光束依次通过聚光镜和通光孔后被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若墙体表皮剥落或墙体变形时,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不到红外光束便会产生报警信号,从而实现对楼宇墙体的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宇墙面破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许多高楼大厦由于建造年代已久但又未到拆除年限,一般任有人在里面居住或办公,容易出现墙体表皮剥落、墙体变形的危险情况,为了避免这些危险情况出现时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会对墙体进行维修和监测,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用于楼宇墙面破损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楼宇墙面破损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楼宇墙面破损监测装置,包括一对红外对射传感器,一对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墙面上,一对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之间的墙面上安装有的遮光板架和聚光镜架,所述遮光板架上设置有多个具有通光孔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之间的聚光镜架上安装有聚光镜,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聚光镜、通光孔、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块第一安装板、两块第二安装板、多个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上螺接有第一螺母的一端还螺接有第二螺母、第三螺母,所述第二安装板焊接在第一安装板的背面,并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相垂直,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通过螺丝安装在第一安装板的正面,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其长轴相垂直的安装孔,所述膨胀螺栓套有胀管的一头固定在墙体上打好的洞里,所述膨胀螺栓螺接有第一螺母的一头套在安装孔中,所述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分别位于安装孔的两侧。
其中,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两根横截面为菱形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心沿其轴向设置有螺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圆孔,所述圆孔与螺孔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将连杆固定在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
其中,所述遮光板架和所述聚光镜架均为长条形的不锈钢板,并且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0.8~1.2mm,所述遮光板架和聚光镜架分别通过钢钉固定在墙面上。
其中,所述遮光板架和所述聚光镜架与墙面之间夹置有距离调节垫板,所述距离调节垫板为长条形板,所述距离调节垫板的厚度为0.01~0.1mm。
其中,所述遮光板为圆形,所述遮光板的一侧焊接在遮光板架上。
其中,所述聚光镜为凸透镜,所述聚光镜的侧面包裹一圆环,所述圆环的一侧焊接在聚光镜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射出的红外光束依次通过聚光镜和通光孔后被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若墙体表皮剥落,剥落的墙体表皮通过红外光束则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不到红外光束便会产生报警信号;若墙体变形,变形后的墙体使遮光板架或聚光镜架发生变形,从而使通光孔和/或聚光镜不处在红外对射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的连线上,红外对射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不到红外光束便会产生报警信号;从而实现对楼宇墙体的监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智慧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信智慧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3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墨印刷脱色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品侧面快速检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