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地下水强效电动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0123.2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崎峰;李琼;郑子健;和利钊;黄锦孙;张海鸥;刘彬;韩丽杰;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9/06;C02F103/0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井内 潜水泵 阳极井 注入井 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 电动修复 电极阳极 电极阴极 地下水 重金属污染物 输出端连接 污染地下水 污染溶液 污染土壤 阴极方向 直流电源 可去除 淋洗液 注入泵 电极 筛管 污染物 抽出 修复 移动 应用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位地下水强效电动修复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污染土壤上的注入井、阳极井及阴极井,注入井、阳极井及阴极井内均安装有筛管,注入井连接淋洗液的注入泵,阴极井内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污水处理设备,阳极井和阴极井内分别放置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电极阳极、电极阴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形成回路。通过电极的作用使污染物往阴极方向移动,通过定期启动潜水泵,将阴极井内的污染溶液抽出排入污水处理设备,可去除重金属污染物,将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污染地下水修复,具有投资少、成效快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金属地下水污染修复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原位地下水强效电动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存息息相关。随着生产的发展,中国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对全国118个城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有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轻度污染,仅3%的城市地下水基本洁净,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目前治理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存在形态,使其固定,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另一种是从土壤和地下水中去除重金属离子。相比较,第二种方法治理重金属污染比较彻底。
通常情况下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多采用植物修复等技术,但此类型修复的周期长且见效慢。因为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在土壤中主要与腐殖质类天然有机质结合而吸附在土壤颗粒上,并稳定存在,不易被植物高效吸收,所以增加了重金属离子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的难度,使传统的植物修复效率降低,而地下水污染的抽出处理则耗费较大,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发展经济高效的修复技术成为当务之急,从修复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以其经济高效,成本相对低廉,应用简单备受关注。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绿色现场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技术,是从饱和土壤层、不饱和土壤层、污泥、沉积物中分离提取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过程。目前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电动修复方面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但传统电动修复技术过程中阴极电解水产生的碱性条件会导致重金属发生沉淀,从而抑制地下水中重金属的迁移,降低该技术修复效率影响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位地下水强效电动修复装置,可以有效进行原位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地下水强效电动修复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污染土壤上的注入井、阳极井及阴极井,注入井、阳极井及阴极井内均安装有筛管,注入井连接淋洗液的注入泵,阴极井内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污水处理设备,阳极井和阴极井内分别放置电极阳极和电极阴极,阳极、阴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并形成回路。
所述阳极、阴极与直流电源连接的回路上串联电压表和电流表;阳极井及阴极井内设置有pH值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处理的主要目标为重金属污染物,地下水中重金属的主要形态为其离子形态,在溶液中的迁移性较强,尤其在直流电源的驱动下,形成电解池,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可以最大程度提高修复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入井中加入的淋洗液可以促进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溶解和迁移,污染物又在电场作用下水平定向迁移到淋洗电解液中,定期抽出电极井中的淋洗电解液并对其进行处理即实现了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
3)与传统电动修复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电动修复,其修复效率提高了30%~80%。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0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