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台车自动测量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65934.5 | 申请日: | 201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韦永斌;郭小红;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G01C15/00;F15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控制终端 隧道衬砌台车 通讯单元 钢模板 倾角传感器 调节装置 棱镜单元 棱镜坐标 通信连接 液压系统 自动测量 全站仪 测量 自动控制液压 本实用新型 可视化显示 倾角信息 信息处理 信息通过 传输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衬砌台车自动测量调节装置,包括全站仪、棱镜单元、倾角传感器、通讯单元、显示控制终端以及液压系统;棱镜单元设置于钢模板上;全站仪通过通讯单元与显示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将测量到的棱镜坐标信息通过通讯单元传输给显示控制终端;倾角传感器与显示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测量隧道衬砌台车的倾角信息并传输至显示控制终端;显示控制终端还与液压系统连接;显示控制终端用于对棱镜坐标信息和倾角信息处理并可视化显示钢模板位置实际值与设计值偏差,并自动控制液压系统完成对钢模板位置的调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定位时间,节省大量人力输出,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台车自动测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公路、铁路建设中为了缩短里程,改善行车环境,隧道施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路、铁路建设中;隧道台车是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时的一种常用机械设备,混凝土浇筑前,隧道台车初步就位后,需要对模板台车的位置进行复核,从而进行台车位置的调整和锁定,以保证隧道台车的达到隧洞设计尺寸要求;目前隧道台车的测量定位工作主要采用全站仪人工测量,在通过调整横台车移及顶升机构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复核校验,整个重复测量、调整工作量大、耗时、效率低等问题。
基于上述隧道台车的测量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隧道衬砌台车自动测量调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隧道台车的测量存在重复测量、调整工作量大、耗时或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衬砌台车自动测量调节装置,包括全站仪、棱镜单元、倾角传感器、通讯单元、显示控制终端以及液压系统;棱镜单元设置于钢模板上;全站仪通过通讯单元与显示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将测量到的棱镜坐标信息通过通讯单元传输给显示控制终端;倾角传感器与显示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测量隧道衬砌台车的倾角信息并传输至显示控制终端;显示控制终端还与液压系统连接;显示控制终端用于对棱镜坐标信息和倾角信息处理并可视化显示钢模板位置实际值与设计值偏差,并自动控制液压系统完成对钢模板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地,棱镜单元包括四个基准点棱镜和七个监测棱镜;四个基准点棱镜设置于钢模板稳定区域;七个监测棱镜均匀设置于钢模板的拱顶、拱腰以及拱脚位置。
进一步地,全站仪为具有ATR功能全站仪;基准点棱镜为圆棱镜;监测棱镜为L型小棱镜。
进一步地,倾角传感器为双轴倾角传感器;双轴倾角传感器分别设置于隧道衬砌台车的前、中、后三个部位。
进一步地,倾角传感器包括多个;多个倾角传感器通过RS485总线与显示控制终端连接。
进一步地,通讯单元包括第一Lowra无线数传电台和第二Lowra无线数传电台;全站仪通过串口与第一Lowra无线数传电台连接;显示控制终端通过串口与第二Lowra无线数传电台连接;第一Lowra无线数传电台和第二Lowra无线数传电台连接。
进一步地,液压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油箱、液压泵、溢流阀、电磁溢流阀、换向阀、电液比例阀、液压缸和液压缸伸长量传感器组成。
进一步地,显示控制终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输入端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输出端分别与溢流阀、电磁溢流阀、换向阀以及电液比例阀连接;电液比例阀设置于每路液压缸的进油主干路上;液压缸伸长量传感器设置于液压缸内部;液压缸伸长量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倾角传感器测量隧道衬砌台车横向倾角和纵向倾角信息。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5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同步注浆器
- 下一篇:一种钢模台车用作业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