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65795.6 | 申请日: | 201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0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卢卫萍;戴成军;任可亦;陈锦;陈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3D17/00 | 分类号: | F03D17/00;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兵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叶片 探伤 本实用新型 检测组件 吸附组件 移动组件 智能化 工作效率 控制组件 探伤过程 探伤检测 电连接 飞行 吸附 节约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包括:机体,飞行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带动机体飞至或飞离风机叶片;移动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带动机体进行移动;吸附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将机体吸附于风机叶片;检测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对风机叶片进行探伤检测;控制组件,分别与飞行组件、移动组件、吸附组件、检测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各组件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了风机叶片整个探伤过程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制造2025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都对智能化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使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但电力是生活的必用品,由于火力发电污染等原因,风力发电机组的应用义不容辞,但风力发电机一般应用于各种恶劣的天气中,风机叶片的寿命也成了一大难题。
现阶段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对风机叶片进行探伤:(1)通过人为操控无人机在风机叶片周围运用高倍眼镜观察拍照,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观察,判断是否存在裂纹。该方案存在的隐患是无人机的误操作容易碰伤风机叶片,造成叶片额外的损伤。(2)通过吊车将技术人员置于风机叶片高度通过人眼观察外部裂纹或者通过超声波检测仪的波形特征进行内部探伤。该方案成本高,在检测期间必须停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3)利用高倍摄像头直接进行远距离人工观察风机叶片的表面情况。该方案简单,便于操作,但叶片损伤的位置难以定位,叶片内部的缺陷无法判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包括:
机体;
飞行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带动机体飞至或飞离风机叶片;
移动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带动机体进行移动;
吸附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将机体吸附于风机叶片;
检测组件,设置于机体上,用于对风机叶片进行探伤检测;
控制组件,分别与飞行组件、移动组件、吸附组件、检测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各组件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机叶片探伤的设备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了风机叶片整个探伤过程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其运行过程如下:
首先,控制组件控制飞行组件将机体平稳降落到风机叶片上;
其次,机体到达风机叶片后,控制组件控制吸附组件调节吸附力;
然后,控制组件控制移动组件带动机体以合适的速度移动运行,同时控制组件控制检测组件开始对风机叶片进行精确的表面检测和内部探伤;
最后,完成叶片检测控制组件控制吸附组件停止吸附,飞行组件带动机体飞离风机叶片。
其中,控制组件可以与手机或电脑进行远程连接操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5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保温功能的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齿轮箱润滑设备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