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63378.8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5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东弘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26 | 分类号: | A61L2/26;A61L2/22 |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蕊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汉溪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管道 喷嘴 储液罐 进气端 减压阀 连通 干雾喷雾装置 液体管道 多通路 进液端 双喷嘴 装配 进气口 电连接外壳 电控装置 独立喷嘴 虹吸原理 外壳侧壁 液体输送 整体设备 主控芯片 控制端 密封性 喷雾量 双接头 外侧壁 内腔 凝结 配合 | ||
一种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设置有外壳,外壳的内部装配有储液罐,且外壳侧壁装配有多个双接头喷嘴,喷嘴的一端接头为进液端,另一端接头为进气端,进液端通过液体管道连通至储液罐的内腔,进气端通过多通路气体管道连通至减压阀,减压阀的控制端电连接外壳内部的主控芯片,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多通路气体管道进气端连通的进气口。该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利用虹吸原理,并采用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相互配合,将储液罐内部液体输送至喷嘴,设计有多个独立喷嘴,分散喷雾量降低凝结风险,整体设备密封性强,为设备增添电控装置提供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发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灭菌是一个对空间微生物控制要求高的区域,现有采用甲醛密闭熏蒸的方式,以其甲醛对细胞毒性强,渗透能力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但其对人体危害大,排放对环境影响大,并在排风后也容易有残留,近年被逐渐淘汰,气态过氧化氢灭菌方式,因为灭菌效果好而且无残留物,是一个很好的灭菌选择,但要解决气态过氧化氢分子不容易扩散的问题。
由于要灭菌过程中要保持雾化粒径小于10微米,并不能降低喷雾压力,每个喷嘴的喷雾量是恒定的。喷嘴间距离较近,密集在同一个喷壶上也容易导致狭小空间中累积过量尚未扩散的干雾,从而导致凝结的发生。
干雾发生时的气压越大,雾化粒径越小,雾化的灭菌剂量也越大。液滴粒径小是干雾能充分扩散,达到灭菌效果的先决条件。在大空间中能达到良好的扩散效果的干雾发生设备,在狭小空间中会出现,干雾发生量过多,发生量大于扩散的速度,在设备附近出现凝结的问题。但在狭小空间中,容易出现喷雾凝结的情况。
现有干雾发生设备体积较大,高度较高,不利于在狭小空间中移动。设备以手动球阀开启,使用后也以手动阀门进行排液,并无实现自动化的设计。设备的使用环境在湿度较高,不能使用暴露在空间中的电动控制装置。
现有干雾发生设备由于要在约2米高的喷壶中进行喷雾,供液罐体内有一定压力,对不熟悉排气操作者有一定危险性。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该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利用虹吸原理,并采用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相互配合,将储液罐内部液体输送至喷嘴,设计有多个独立喷嘴,分散喷雾量降低凝结风险,整体设备密封性强,为设备增添电控装置提供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双喷嘴干雾喷雾装置,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装配有储液罐,且外壳侧壁装配有多个双接头喷嘴,所述喷嘴的一端接头为进液端,另一端接头为进气端,进液端通过液体管道连通至储液罐的内腔,进气端通过多通路气体管道连通至减压阀,减压阀的控制端电连接外壳内部的主控芯片,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多通路气体管道进气端连通的进气口。
具体而言的,所述多通路气体管道包括多根支路管道和一根主管道,所述支路管道一端与所述主管道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支路管道另一端与所述喷嘴的进液端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进气口。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支路管道分别装配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与主控芯片的控制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装配有气动排液阀,所述气动排液阀的进液端连通储液罐内腔,且气动排液阀的排液端装配有延伸至外壳外部的弯管。
具体而言的,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外壳内部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电磁阀、气动排液阀和减压阀,且触控面板的打印端口电连接有打印机。
具体而言的,所述液体管路为单通路管道,且单通路管道的一端连通对应喷嘴的进液端,另一端贯穿储液罐的顶盖插至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东弘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东弘仪器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3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温计甩表消毒烘干一体机
- 下一篇:医疗废物检测用生物指示菌片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