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丝切开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31020.7 | 申请日: | 201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2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昊;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孙昊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管 插入端 芯丝 手柄 导丝管 切割刀 切开刀 弯曲管 导丝 伸出 本实用新型 电极插头 圆弧形 直线型 内腔 切割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丝切开刀,包括:导丝管、手柄和芯丝。导丝管,包括:呈直线型的直线管和呈圆弧形的弯曲管;直线管包括非插入端和插入端;弯曲管为插入端;手柄,与直线管的非插入端相连接;以及切割部,包括设于直线管的插入端上的切割刀和与切割刀相连的芯丝;芯丝在直线管的内腔延伸并且芯丝的一部分伸出于直线管的非插入端管外;芯丝伸出于直线管的端部与电极插头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丝切开刀。
背景技术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是在内镜下利用高品电切开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及胆总管末端部分切开的一种治疗技术。
十二指肠乳头包括主乳头及副乳头,主乳头通常又称十二指肠乳头及瓦特乳头,它常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中段后背内侧壁,距胃幽门约10cm处,形态大多呈乳头形,通常的乳头切开术主要都是指主乳头的切开。
经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指在内镜下利用专用的高频电切开刀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及胆总管末端部分切开的一种治疗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高频切开刀多为需要通过拉弓或反向调整切开刀的方向,调整镜身以确保精准切开且有效止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导丝切开刀,以解决避免切开操作过程中拉弓或反向调整切开刀方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导丝切开刀是这样实现的:包括:
导丝管,所述导丝管包括呈直线型的直线管和呈圆弧形的弯曲管;所述直线管包括非插入端和插入端;所述弯曲管为插入端;
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直线管的非插入端相连接;以及
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设于所述直线管的插入端外周上的切割刀和与所述切割刀相连的芯丝;所述芯丝在所述直线管的内腔延伸并且芯丝的一部分伸出于直线管的非插入端管外;所述芯丝伸出于所述直线管的端部与电极插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管的外表面上涂覆有亲水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管的远端部的外表面上涂覆有生物活性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管的弯曲半径为0.1~0.5c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管的外表面上涂覆有绝缘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与所述直线管同轴同径设置,且所述切割刀的外周面形成有一粗化处理层。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为铆压在直线管外周上的金属管;
所述金属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直线管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为轴向绕设于直线管外周的轴向金属切割丝。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为径向绕设于直线管外周的径向金属切割丝。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为沿着直线管的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个金属切割环;
所述金属切割环的直径大于直线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导丝管外设置的切割部,结合常规ERCP插管目标管道,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导丝切开刀调整到切割部,切割部切开方向即为导丝管插入目标管道的方向,无需再通过拉弓或反向调整切开刀的方向即可实现切割乳头括约肌组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丝切开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孙昊,未经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孙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1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刀笔
- 下一篇:具有组织剥离功能的高频手术电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