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新型智能光电轮廓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23386.X | 申请日: | 201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1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勇;周旦;赵孝进;陈铭;吉莹莹;谷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9/559 | 分类号: | E01F9/559;E01F9/3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刘梅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廓标 壳体 中央处理模块 通信模块 新型智能 高速公路事故 工程级反光膜 高速公路 定位模块 供电模块 交通诱导 事故报警 事故路段 显示模块 远程终端 发生率 灯孔 体内 路段 标本 上游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新型智能光电轮廓标,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有中央处理模块和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的定位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及显示模块,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组灯孔,壳体的外表面覆盖3M工程级反光膜,该光电轮廓标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程终端连接。这种光电轮廓标成本低、结构简单、能对高速公路事故上游路段车辆进行事故报警和事故路段交通诱导,能够降低二次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交通管理辅助设备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新型智能光电轮廓标。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占比高,对高速公路行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高速公路事故发生后,因无法及时进行事故报警与交通诱导,导致事故路段上游车辆司机对事故状况了解程度低,事故警惕性不高。高速公路一旦发生突发交通事故,事故路段路况变得非常复杂,交通流极不稳定,易引发高速公路二次事故造成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通常来说,高速公路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严重,且造成的事故后果的不可控性较强。
目前高速公路上设置的诱导装置利用率低,诱导效果不明显,诱导响应时间长。高速公路上设置的诱导装置主要包括轮廓标和LED诱导屏,普通轮廓标仅能起到视线诱导作用,功能较单一,不能起到事故预警或警示作用。LED诱导屏可以通过交管部门的控制实现静态或动态交通诱导,也能进行事故预警和报警与事故路段的交通诱导,但其诱导范围不广,诱导成本高。两种诱导装置均不能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事故警示与交通诱导,易诱发高速公路二次事故,造成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新型智能光电轮廓标。这种光电轮廓标成本低、结构简单、能对高速公路事故上游路段车辆进行事故报警和事故路段交通诱导,能够降低二次事故的发生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新型智能光电轮廓标,包括壳体,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壳体内设有中央处理模块和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的定位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及显示模块,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组灯孔,壳体的外表面覆盖3M工程级反光膜,通过光线逆反射对路段车辆进行视线诱导,该光电轮廓标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程终端连接。
所述定位模块为ATGM336H BDS/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该模块自带后备电池与存储模块,能够进行数据保存和精确定位,并将轮廓标的定位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再通过通信模块将轮廓标的定位信息上报远程终端,多个轮廓标的定位信息可组成事故区域的定位。
所述显示模块设有多组LED贴片灯,LED贴片灯的数量与壳体上灯孔数量相同,LED贴片灯分为红、黄、绿灯3组,每个贴片灯串联1000Ω电阻分别置于壳体上灯孔内。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可充电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电源稳压模块和太阳能稳压充电模块,可对新型智能光电轮廓标进行持续供电,提高续航能力,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稳压充电模块为锂电池持续充电,锂电池通过电源稳压模块为中央处理模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保证光电轮廓标的正常工作。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储存程序与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程终端交换数据,并控制显示模块的LED灯组进行闪烁。
通信模块通过串口与中央处理模块进行通信,完成中央处理模块与远程终端互传输数据,实现远程终端对高速公路的新型智能光电轮廓标的控制。
通过通信模块使光电轮廓标与远程终端相互连接,远程终端远程控制轮廓标装置实现事故预警报警、路况拥堵提醒及视线诱导功能。
在不同的高速公路道路环境下,智能光电轮廓标实现的功能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3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绿色环保道路
- 下一篇:一种感应道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