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螺母板的拉深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81953.X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3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邱继斌;李会宁;彭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汇力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7/12;B21D45/08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深成型模具 冷锻模具 汽车螺母 模具 本实用新型 等高收径 模具设备 人工成本 设备成本 打孔 杯形件 成型件 良品率 等高 拉深 收径 成型 节约 改进 保证 | ||
一种汽车螺母板的拉深成型模具,包括等高收径模具和环形冷锻模具,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现有的模具设备,将已经通过常规拉深和打孔后的杯形件,利用等高受高收径模具和环形冷锻模具进行成型,既保证了成型件各个参数的精度,也节约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加工一种汽车螺母板的拉深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螺母板是汽车上一种常用的零部件,其常规的加工方式为利用冲床,将厚度为2.5毫米的材料制作成直壁材料厚度需要达到3.5毫米以上,最厚地方达4.8毫米,高度到34.5毫米,内径为10毫米左右的杯形件,这种工艺称为拉深。
常规的拉深件各部位的厚度因受力不同有所不同。一般是底部中心厚度不变。底部周边和侧壁下部受拉力作用,厚度稍减少。侧壁上部和平面法兰部分受压力作用,厚度稍增加,常规多步拉深是逐步缩小直径,增加高度。
但是常规拉深工艺壁厚是会着拉深次数增多而变薄,其操作精度很难掌控,而且常规拉深工艺对成型件高度的精度也非常难以掌控,其需要经验非常丰富的操作人才可以胜任,其人工成本高,良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汽车螺母板的拉深成型模具,通过改进常规的模具设备,将经过常规拉深和打孔后的杯形件,利用等高收径模具和环形冷锻模具,保证了成型件各个参数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螺母板的拉深成型模具,包括等高收径模具和环形冷锻模具,所述等高收径模具包括第一上盖板、第一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凹模、第一卸料板、第一固定板、第一下垫板、第一下模座、第一模脚、第一模脚垫板、第一传力杆,所述第一上盖板与所述第一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模座与所述第一上垫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垫板下设置有第一凹模,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下垫板与第一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模座通过所述第一模脚与所述第一模脚垫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卸料板,所述第一上模座内安装有第一压料氮气弹簧,所述第一压料氮气弹簧的一端与第一上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限位杆,所述第一模脚内安装有第二压料氮气弹簧,所述第二压料氮气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模脚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力杆与所述第一凹模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内设置有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凸模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卸料板,用于放置已经拉深的杯形带孔坯料。
所述环形冷锻模具包括第二上盖板、第二上模座、第二上垫板、第二凹模、第二卸料板、第二固定板、第二下垫板、第二下模座、第二模脚,第二模脚垫板,所述第二上盖板与第二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模座下部设置有第二上垫板,所述第二上模座内安装第一压料弹簧,所述第一压料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力杆与所述第二凹模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下垫板内安装有第二压料弹簧,所述第二压料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下模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卸料板连接,所述第二上垫板内安装有冷锻凸模,所述第二固定板内安装有限位凸模,所述限位凸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卸料板用于放置杯形坯料。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形状为空心的圆筒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模的形状为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冷锻凸模的形状为空心的圆筒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模的形状为空心的圆筒状。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改进现有的模具设备,已经通过常规拉深和打孔后的杯形件,利用等高收径模具和环形冷锻模具,既保证了成型件各个参数的精度,也节约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良品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汇力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汇力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1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锁体扣板冲压用下模支撑调节机构
- 下一篇:汽车背门外蒙皮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