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路面专用智能渗水测定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79460.2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楠;刘永伟;彭仕军;刘华;杨光勋;刘成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知行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容器 测量容器 液体压力传感器 水管 排水路面 渗水 信号处理装置 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 测定系统 专用智能 立杆 排水层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路面专用智能渗水测定系统,包括:立杆、收集容器一、收集容器二、水管一、水管二、测量容器一、测量容器二、液体压力传感器一、液体压力传感器二、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所述收集容器一设置在立杆的上部,收集容器二设置在路面的排水层内;所述水管一的两端分别与收集容器一和测量容器一连接,水管二的两端分别与收集容器二和测量容器二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集容器一、收集容器二、测量容器一、测量容器二、液体压力传感器一、液体压力传感器二、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对排水路面渗水进行智能、实时、准确的测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水测定系统,特别是指一种排水路面专用智能渗水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排水沥青路面,又称透水沥青路面,指压实后空隙率在20%左右,能够在混合料内部形成排水通道的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路面的渗水性测试就是对其渗透系数的测定,以确保沥青路面的正常使用。
目前测定装置主要采用渗水仪,测试前在路面上涂布与渗水仪底座相同外径 的防水胶,但是密封效果不理想,测试过程中总有水分从底部漏出,影响测试结果。
为了能够测定渗水率,现有技术出现了如申请号为:CN201720550348.7,名称为一种路面渗水测定仪,这种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用量筒、储水腔来测量渗水率,用密封腔、密封圈、抽气泵来防止水从底部漏出,但是储水腔内的水的高度大于实际下雨路面水的高度,所以产生的水压力大于实际水压力,从而测定的渗水流速必然大于实际的渗水流速,测定结果并不准确;同时排水路面有一定孔隙率,所以,通过抽气泵对密封腔抽气来密封储水腔是不现实的,因为路面的孔隙内的空气是永远抽不完的,因此也无法保证密封性。而且采用这种方案无法监测不同积水量情况下的渗水能力,也无法对路面长时间使用孔隙堵塞导致渗水率下降的情况进行监控。
基于以上情况,亟需一种排水路面专用智能渗水测定系统,以解决以上排水路面渗水测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路面专用智能渗水测定系统,以解决常见的测定不准确、没有实时监控能力的问题。
为了达成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路面专用智能渗水测定系统,包括:
立杆、收集容器一、收集容器二、水管一、水管二、测量容器一、测量容器二、液体压力传感器一、液体压力传感器二、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所述收集容器一设置在立杆的上部,收集容器二设置在路面的排水层内;所述水管一的两端分别与收集容器一和测量容器一连接,水管二的两端分别与收集容器二和测量容器二连接;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一设置在测量容器一内的底部,液体压力传感器二设置在测量容器二内的底部,所述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安装在立杆上部,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与液体压力传感器一和液体压力传感器二信号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溢流管一、溢流管二、排水口一、排水口二、水用电磁阀一、水用电磁阀二,所述溢流管一设置在测量容器一侧壁上部,溢流管二设置在测量容器二侧壁上部,排水口一设置在测量容器一底部,排水口二设置在测量容器二底部,水用电磁阀一安装在排水口一上,水用电磁阀二安装在排水口二上;所述水用电磁阀一和水用电磁阀二与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安装在立杆上部,无线信号发射器与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立杆的上部,蓄电池安装在立杆中部,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气连接,蓄电池与液体压力传感器一、液体压力传感器二、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无线信号发射器电气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装在立杆上,防护罩罩住带计时器的信号处理装置、无线信号发射器。
优选地,还包括整流罩,所述整流罩设置在收集容器一四周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知行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知行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9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