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抛果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18064.9 | 申请日: | 201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0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段鹏义;张小荣;申帅;袁二辉;史亚韦;贺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智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5 | 代理人: | 刘迪 |
| 地址: | 453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 后背板 前面板 果筒 本实用新型 花生果壳 活动连接 后面板 收获机 捡拾 减小 花生 两边 农业机械技术 气流风压 上宽下窄 弧形板 花生果 破碎率 果粒 围合 相切 扩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抛果筒,包括:前面板、后背板和两个形状相同的侧板;所述后背板为一端向外弯曲的弧形板且所述后面板弯曲的一端与水平面相切,所述侧板的一边为弧形,所述后背板的两边分别与两侧的侧板活动连接,所述前面板为梯形且两边分别与两侧的侧板活动连接;所述前面板的表面积小于后面板的截面积,由所述前面板、后背板和两侧的侧板围合而成的抛果出口为梯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前面板、后背板和两侧的侧板将抛果筒设置为梯形,即上宽下窄,当花生果壳即将被抛出时,其气流风压迅速减小和扩散,花生果壳抛出抛果筒的速度就大大减小,从而降低了抛果筒抛出的花生果的果粒破碎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抛果筒。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到工业、农业等生产领域,尤其是农业生产领域。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工作效率。
自动化的花生捡拾收获机可以依次完成花生的挖掘或拔取、分离泥土以及摘果、清选等作业,具体作业过程一般是:将晾晒一段时间后的花生秧果经捡拾台、输送过桥自动喂入摘果室,由滚筒摘选杆转动打击使花生脱离茎杆,果实及杂物通过凹板孔下落到振动筛上,经过筛风机、果搅龙、抛果叶轮、复脱搅龙、茎秆切碎器、排草风机等工序完成了果秧分离、秧杆粉碎及清选、收获、收集等工作。
现有的花生捡拾收获机在实际使用时,清选后的花生果会通过抛果筒以气流压送的方式将花生果压送至储果箱内的。由于在特定的气流风压作用下,抛果筒会瞬间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将果壳抛出,造成果壳内的果粒破碎。
基于此,如何实现降低抛果筒抛出的花生果的破碎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抛果筒,有效地减少了抛果筒抛出的花生果的果粒破碎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抛果筒,包括:前面板、后背板和两个形状相同的侧板;
所述后背板为一端向外弯曲的弧形板且所述后背板弯曲的一端与水平面相切,所述侧板的一边为弧形,所述后背板的两边分别与两侧的侧板活动连接,所述前面板为梯形且两边分别与两侧的侧板活动连接;
所述前面板的表面积小于后背板的截面积,由所述前面板、后背板和两侧的侧板围合而成的抛果出口为梯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抛果筒,所述抛果出口的面积不小于抛果筒的截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抛果筒的结构与众不同,通过前面板、后背板和两侧的侧板将抛果筒的出口设置为梯形,即上宽下窄,当花生果壳即将被抛出时,其气流风压迅速减小和扩散,花生果壳抛出抛果筒的速度就大大减小,从而降低了抛果筒抛出的花生果的果粒破碎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抛果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抛果出口,2-前面板,3-储果箱,4-后背板,5-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18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