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面出风卡式空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98396.8 | 申请日: | 201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8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玉;张吉义;刘新波;陈冬铃;赵心蕾;董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3/06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孙爱乔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出风口 卡式空调机 多面出风 通风道 出风 横截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 蜗壳出风口 离心风扇 卡式 扇边 蜗壳 整机 主机 能耗 通风 空调 客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面出风卡式空调机,通过在蜗壳出风口和空调出风口之间加设连通风道,使空调出风口的限制不受卡式空调机的主机限制,通过在连通风道上设置多个空调出风口,以实现多面出风。同时,当连通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时,通过调整空调出风口与连通风道之间的安装角度,可以调节出风方向,满足客户不同的出风要求;当连通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时,通过在扇边处安装多个空调出风口,可以实现圆弧方向上的出风。该多面出风卡式空调只需要一个蜗壳和一个离心风扇,不会额外增加卡式空调机的整机尺寸,能耗低、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面出风卡式空调机。
背景技术
卡式空调又叫吊顶式空调,一般安装于平面吊顶上,所以对吊顶上面的空间要求比较大。卡式空调机包括外部的机壳,该机壳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与进风口相连通的蜗壳以及设置于机壳内部的换热器。一般换热循环是通过蜗壳的离心风扇将室内空气吸入机壳内部,形成高速风流,高速风流经换热器换热后通过机壳出风口回流到室内,实现换热。
现有的卡式空调机有单面出风式,也有多面出风式。对于多面出风式的卡式空调机,一般是通过安装多个风扇,每个风扇对应一个出风口来实现多面出风。这个方式导致卡式空调机的整机尺寸偏大,能耗较高,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面出风卡式空调机,其具有多个出风口,实现多面出风的同时,不会增大卡式空调机的整机尺寸,且能耗低、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面出风卡式空调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 有蜗壳,所述蜗壳内设置有离心风扇;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有空调进风口,所述蜗壳的蜗壳进风口与所述空调进风口连通;所述机壳的端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所述蜗壳的蜗壳出风口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连接有连通风道,所述蜗壳出风口与所述连通风道连通;所述连通风道上设置有多个空调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风道的前侧、后侧及端部中至少其中两个上设置有所述空调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出风口垂直设置在所述连通风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出风口倾斜设置在所述连通风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进风口和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蒸发器和接水盘。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和所述连通风道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发泡EPS或EPP。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面出风卡式空调机,通过在蜗壳出风口和空调出风口之间加设连通风道,使空调出风口的限制不受卡式空调机的主机限制,通过在连通风道上设置多个空调出风口,以实现多面出风。同时,当连通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时,通过调整空调出风口与连通风道之间的安装角度,可以调节出风方向,满足客户不同的出风要求;当连通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扇形时,通过在扇边处安装多个空调出风口,可以实现圆弧方向上的出风。该多面出风卡式空调只需要一个蜗壳和一个离心风扇,不会额外增加卡式空调机的整机尺寸,能耗低、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式空调机的结构示意图(连通风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8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