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灰装置及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94303.4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0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张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48 | 分类号: | B01D46/4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螺旋叶片 排灰装置 除尘器 固定部 卸灰口 延伸部 灰斗 本实用新型 输送组件 侧壁 底壁 排灰 大颗粒灰尘 底壁延伸 连接侧壁 对齐 矩形斗 可转动 有效地 收容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灰装置,包括:呈矩形斗状的灰斗及输送组件。灰斗包括侧壁及连接侧壁的底壁,底壁的一端开设有卸灰口。输送组件包括转轴及螺旋叶片。转轴收容于灰斗并可转动地安装于侧壁,且转轴沿底壁延伸。转轴包括固定部及设置于固定部一端的延伸部,延伸部与卸灰口对齐。螺旋叶片绕设于所述固定部的表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除尘器。延伸部的设置,可有效地避免由于螺旋叶片过大而造成大颗粒灰尘堵塞卸灰口的情况。因此,排灰装置具有较高的排灰效率,进而使得除尘器的排灰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灰装置及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除尘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化工、电力、冶炼等行业的应用更是越来越普遍。为了收集并排出气体中的灰尘,传统的除尘器中会设置一个由灰斗和输送轴组成的排灰装置。但是,传统的除尘器中的排灰装置存在卸灰口容易堵塞、排灰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除尘器的排灰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排灰效率高的排灰装置及除尘器。
一种排灰装置,包括:
呈矩形斗状的灰斗,包括侧壁及连接所述侧壁的底壁,所述底壁的一端开设有卸灰口;及
输送组件,包括:
转轴,收容于所述灰斗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侧壁,所述转轴沿所述底壁延伸,所述转轴包括固定部及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一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卸灰口对齐;
螺旋叶片,绕设于所述固定部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及所述固定部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延伸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部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直径为150毫米至180毫米,所述延伸部的直径为70毫米至90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为两个,所述两个转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电机,所述两个电机分别与所述两个转轴传动连接,且所述两个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卸灰口的外边缘形状为矩形,且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与所述卸灰口沿所述延伸部长度方向的侧边缘的长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锁气卸灰阀,所述锁气卸灰阀与所述卸灰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所述灰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一种除尘器,包括:
滤灰装置;及
排灰装置,安装于所述滤灰装置的底部。
上述排灰装置及除尘器,堆积在灰斗底部的灰尘,由转动的螺旋叶片输送至卸灰口,经卸灰口排出。而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由于延伸部的外表面并没有设置螺旋叶片,且延伸部与卸灰口对齐,使得输送组件对卸灰口的遮挡很小。所以延伸部的设置,可有效地避免由于螺旋叶片过大而造成大颗粒灰尘堵塞卸灰口的情况。因此,上述排灰装置具有较高的排灰效率,进而使得除尘器的排灰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除尘器中的排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排灰装置中的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输送组件中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排灰装置中的锁气卸灰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张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张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4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器芯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除尘器螺旋刮板机更换用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