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猴魁加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20901.7 | 申请日: | 2018-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0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伟成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碾压辊 输送带 信号发射端 计数器 信号接收端 加工机 置入 同步反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 自动化加工 采集信号 接收方向 信号发射 信号接收 喇叭状 入口处 大口 管腔 辊体 辊芯 横置 进叶 平行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猴魁加工机,包括相互平行且临近设置的碾压辊一、二,碾压辊一、二的辊芯位于水平方向且两辊体同步反向转动,碾压辊一、二的进叶侧设置有茶叶导送管,碾压辊一、二的出叶侧下方布置输送茶叶的输送带,输送带下方设有铺置茶叶的布叶网,所述的茶叶导送管的管腔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计数器包括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横置在茶叶导送管的前端入口处。工作人员将茶叶置入茶叶导送管的前端大口,计数器的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采集信号确认茶叶导送管置入茶叶后,碾压辊与输送带才开始工作,整个自动化加工茶叶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猴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猴魁作为中国名茶,主要产于现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一带,猴魁外形为两叶抱一芽,扁平挺直,白毫隐伏而著称,是中国绿茶中的高档茶品。猴魁茶的制作工艺极为考究,工序大致可分为茶叶采摘—杀青—捏尖—压扁整形—摊排—烘干。
现有技术中,猴魁茶的压扁和烘干逐步由手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方式转变,通常在制茶机械设备中都会设置有压辊完成对茶叶的压扁整形,压辊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单元以及烘网,驱动单元驱动烘网进行位移接住落下的茶叶完成摊排,上述技术方案中压辊、输送单元、驱动单元在开始加工茶叶时都是一直工作,但是在工作人员置入茶叶至压辊的进料口时存在一定的空挡时间,这时各单元仍然一直运转工作,极大的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猴魁加工机,保证自动化对茶叶加工的同时,减小电能源的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猴魁加工机,包括相互平行且临近设置的碾压辊一、二,碾压辊一、二的辊芯位于水平方向且两辊体同步反向转动,碾压辊一、二的进叶侧设置有茶叶导送管,碾压辊一、二的出叶侧下方布置输送茶叶的输送带,输送带下方设有铺置茶叶的布叶网,所述的茶叶导送管的管腔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计数器包括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的信号发射、接收方向横置在茶叶导送管的前端入口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作人员将茶叶置入茶叶导送管的前端大口,计数器的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采集信号确认茶叶导送管置入茶叶后,碾压辊与输送带才开始工作,碾压辊工作转动夹持叶柄将猴魁叶片拖出完成捏尖工序,猴魁叶片在被碾压辊拖动挤出的过程中完成压扁成型,同时输送带接住叶片将其输送至布叶网,然后碾压辊与输送带停止工作等待接收下一次的采集信号,整个自动化加工茶叶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碾压辊一、二、传动辊一、二布置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伟成,未经余伟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20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