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槽式聚光集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90072.2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5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小军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23/00;F24S10/70;F24S60/00;F24S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管 槽式聚光 集热装置 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 反射面 热传导介质 表面设置 导热介质 吸收效率 有效地 适配 反射 太阳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槽式聚光集热装置。所述槽式聚光集热装置包括玻璃板、真空管;玻璃板的表层设置有S型流道,S型流道的表面设置有反射面;所述真空管设置在反射面的上方,真空管与反射面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真空管呈S型结构,其S型结构与S型流道相适配。本实用新型槽式聚光集热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热传导介质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率,并且实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槽式聚光集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该过程有两种转化方式:一种是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如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的温差发电,真空器件中的热电子和热电离子发电,碱金属热电转换,以及磁流体发电等,另一种方式是将热能通过热机(如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与常规热力发电类似,只不过是其热能不是来自燃料,而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变。
在上述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的过程中会使用到聚光集热装置,其目的是将太阳光聚拢并加热热传导介质,所以首先会利用太阳能反射板的光线调节作用将太阳光线集中到特定的聚光集热装置处,通常情况下,该聚光集热装置处的周边空气会短时间内升高到800°-1000°。因此,如何提高热传导介质对热能的吸收效率成为该过程的重要部分。
根据聚光集热装置以及反射板的结构设置不同,目前按其结构可分为多种,例如塔式结构、槽式结构、线性结构等,其中塔式结构的反射板和聚光集热装置均是分别单独设置,槽式结构和线性结构中的反射板和聚光集热装置通常是结构紧密的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式聚光集热装置,其可以有效地提高热传导介质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率,并且实用方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即一种槽式聚光集热装置,所述槽式聚光集热装置包括玻璃板、真空管;
玻璃板的表层设置有S型流道,S型流道的表面设置有反射面;
所述真空管设置在反射面的上方,真空管与反射面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
真空管呈S型结构,其S型结构与S型流道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玻璃板的表层设置有内陷的S型流道。
优选的,所述S型流道的纵截面呈半圆形。
优选的,真空管位于半圆形的圆心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真空管包括弯折部分和直管部分,弯折部分的半径是直管部分的直径的2-3倍。
优选的,所述弯折部分的宽度是直管部分的直径的2-3倍。
优选的,所述S型流道的底部中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向下,并且底部中线与水平面呈一定锐角角度α。
优选的,所述α是2°-5°。
本申请提供的槽式聚光集热装置,利用S型流道以及S型流道的表面设置有反射面,并且真空管设置在反射面的上方,真空管与反射面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的方式,促使真空管与反射面对其间的导热介质进行双面集热,导热介质在S型流道内流通获得持续加热,增大了导热介质的受热面积,减少了真空管爆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槽式聚光集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截面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截面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小军,未经范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90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循环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 下一篇:集热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