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工生产用列管式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18817.4 | 申请日: | 201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36;F28F9/007;F28F9/22;F28F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体 换热 出液管 列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进液管 地面接触 化工生产 导流管 冷流体 万向轮 排出 支腿 底板 反向转动螺杆 第一进液管 底部连接 冷热交换 扇形挡板 移动装置 转动螺杆 热效率 便捷性 上端 下端 下移 连通 脱离 移动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工生产用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灌,所述换热灌的底部连接有支腿的上端,支腿的下端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换热灌的水平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从第一进液管通入热流体,热流体在扇形挡板的作用下,进行曲线流动,延长热流体与导流管的接触时间,提高换热效率,当热流体从第一出液管排出时,再从第二进液管通入冷流体,冷流体经过导流管从第二出液管排出,完成冷热交换,同时,转动螺杆,带动底板下移与地面接触,使万向轮脱离地面,即可将换热灌固定,当需要移动时,反向转动螺杆,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即可自由移动,提高使用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生产用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现有的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而且在一些使用场合下,移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化工生产用列管式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工生产用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灌,所述换热灌的底部连接有支腿的上端,支腿的下端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换热灌的水平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换热灌的顶部且靠近第二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出液管,换热灌的底部且靠近第二出液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液管,换热灌的内壁对称连接有两个圆形挡板,且两个圆形挡板之间设有多个扇形挡板,相邻两个所述扇形挡板分别与换热灌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圆形挡板贯穿连接有导流管的一端,导流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扇形挡板和圆形挡板,所述换热灌的外圈套接有保温套。
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连接在支腿下端一侧的万向轮,所述支腿的侧壁设有方形口,方形口的底壁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上端连接有转轮,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底板。
优选地,所述保温套为聚氨酯套,且保温套的外圈由扎丝固定。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的外圈套接有螺旋换热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从第一进液管通入热流体,热流体在扇形挡板的作用下,进行曲线流动,延长热流体与导流管的接触时间,提高换热效率,当热流体从第一出液管排出时,再从第二进液管通入冷流体,冷流体经过导流管从第二出液管排出,完成冷热交换,同时,转动螺杆,带动底板下移与地面接触,使万向轮脱离地面,即可将换热灌固定,当需要移动时,反向转动螺杆,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即可自由移动,提高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出液管1、圆形挡板2、第二进液管3、换热灌4、支腿5、万向轮6、螺旋换热片7、导流管8、扇形挡板9、第二出液管10、第一进液管11、底板12、螺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8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