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颜色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00909.X | 申请日: | 2018-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龙;赵诗诚;陈道枢;蔡鹤皋;洪炳镕;何仁添;张伟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3/50 | 分类号: | G01J3/5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 光电传感器 颜色传感器 灰度 检测 分析运算 信号输送 三基色 传感器技术领域 彩色物体 电路结构 供电模块 传统的 生产成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颜色传感器,包括控制模块、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U3、灰度光电传感器U4和供电模块,本实用新型的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U3能对彩色物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得到的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运算,灰度光电传感器U4对灰度的物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得到的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运算,与传统的颜色传感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对灰度物体的颜色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可有效的降低颜色传感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颜色传感器。
背景技术
原色又叫基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例如,光的三基色,就是红绿蓝(Red、Green、Blue,简称为RGB)。将等量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产生黄光,将等量的绿光和蓝光混合可以产生青光,将等量的红光和蓝光混合可以产生品红光(也称洋红,即较浅的紫红),将等量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混合可以产生白色,当三种原色光的强度均为零时,就产生黑色。
目前的颜色传感器很难对一些物体的中间颜色和灰度进行识别,并且现有的颜色传感器电路结构复杂导致颜色传感器的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对中间颜色和灰度进行准确识别且电路结构简单的颜色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颜色传感器,包括控制模块、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U3、灰度光电传感器U4和供电模块,所述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U3、所述灰度光电传感器U4和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U3和所述灰度光电传感器U4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颜色传感器还包括稳压滤波模块,所述稳压滤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滤波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U3和所述灰度光电传感器U4均设置有灵敏度调节器。
作为优选,所述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U3的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分别与取样电阻R4、取样电阻R5和取样电阻R6连接,所述取样电阻R4、所述取样电阻R5和所述取样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灰度光电传感器U4的第二引脚与取样电阻R7连接,所述取样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模块的芯片型号为MSP430G240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U3能对彩色物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得到的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运算,灰度光电传感器U4对灰度的物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得到的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检测的信号进行分析运算,与传统的颜色传感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对灰度物体的颜色进行准确的识别,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可有效的降低颜色传感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三基色RGB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灰度光电传感器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模块和稳压滤波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博思电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0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