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中立柱防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80366.X | 申请日: | 201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柯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丹 |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立柱 防撞装置 环形基座 防撞杆 硬橡胶 防撞圈 立柱 本实用新型 安装过程 弹性结构 均匀开设 立柱结构 水底地面 吸能结构 有效保障 弹性的 摆动 沉入 球接 填充 承载 伸出 水面 对立 伤害 外部 阻碍 施工 改造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中立柱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外的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沉入并固定在水底地面;所述环形基座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凹槽;多根防撞杆一端分别球接在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具有弹性的硬橡胶,所述凹槽和硬橡胶使防撞杆能够在硬橡胶阻碍下摆动;所述防撞杆向上向外延伸出水面且另一端均固定在一环形的防撞圈上;所述防撞圈为弹性结构或吸能结构;该水中立柱防撞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外部撞击对水中立柱的伤害,从而有效的保障水中立柱的安全;该装置与现有的立柱分离,能够独立承载撞击作用,并且安装过程无需对立柱作出任何改造,有效保障现有立柱结构的完整性,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立柱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时需要建设跨河或跨海大桥,建设跨河或跨海大桥一般需要在水中浇注桥墩立柱以托举桥梁,此外,随着海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海上平台的建设也日益增多,部分海上平台也需要在海上设置立柱以承载平台,在河面上以及在海上,立柱体除了受到自然环境的威胁外,最主要的威胁是来自大型海洋生物或船体的撞击,由于立柱承载了较大的重量,在受到侧面撞击时,很容易失去力的平衡,从而受其承载的重量压迫折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因此,对于该类立柱的保护,防止其受到直接撞击具有实际意义,现有的水中立柱防撞措施一般是在立柱表面贴付缓冲层,如泡沫盒轮胎,但这种方式只是减少了立柱受到的冲量,并没有减少立柱受到的撞击力,使立柱依然存在较大的撞断危险,并且该方式在受到外力较大时并无法有效的实现缓冲作用,作用不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中立柱防撞装置,该水中立柱防撞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外部撞击对水中立柱的伤害,从而有效的保障水中立柱的安全;该装置与现有的立柱分离,能够独立承载撞击作用,并且安装过程无需对立柱作出任何改造,有效保障现有立柱结构的完整性,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中立柱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外的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沉入并固定在水底地面;所述环形基座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凹槽;多根防撞杆一端分别球接在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具有弹性的硬橡胶,所述凹槽和硬橡胶使防撞杆能够在硬橡胶阻碍下摆动;所述防撞杆向上向外延伸出水面且另一端均固定在一环形的防撞圈上;所述防撞圈为弹性结构或吸能结构。
其中,所述凹槽上端固定有一限位环,以限制防撞杆的最大摆动角度。
其中,所述防撞圈具有一体的钢骨架,多根防撞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在钢骨架上;使多根防撞杆在受到撞击时联动;所述钢骨架外包设有橡胶层或吸能缓冲材料层。
其中,所述环形基座为钢筋骨架的预制混凝土结构;所述防撞杆为直径从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的钢棒。
其中,所述环形基座包括两个半圆形单体;其中一个半圆形单体的两个端部设置有T形槽,另一个半圆形单体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可与T形槽插配的T形凸部。
其中,多根水平延伸杆一端固定在环形基座的圆周面上,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并抓地。
其中,所述环形基座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竖直通孔;多根锚杆分别向下穿过竖直通孔将环形基座固定在水底地面上。
其中,所述锚杆包括杆身和设置在杆身前端的子弹形空心扩张体;所述扩张体由圆柱形体和锥形体组成;所述圆柱形体一端与杆身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体由多块扇形单页围合而成;所述扇形单页与圆柱形体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圆柱形体内密封滑动套设有一子弹型推块;所述推块与圆柱形体围合成爆炸腔;所述爆炸腔内填充防水火药包;所述防水火药包通过延伸出杆身后端的防水引线引爆;所述扇形单页内侧面设置有弧面凸起;所述弧面凸起在防水火药包引爆后由推块挤压外撑使锥形体张开成爪状;所述圆柱形体由与杆身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内径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丹,未经柯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0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停靠用多级缓冲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尾水渠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