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紫外线纺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79808.9 | 申请日: | 2018-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4;D02G3/40;D02G3/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 地址: | 6453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射腔 第一保护层 防紫外线 保护层 紫外线 粘接 纺纱 第二保护层 缝合线 粘接层 折射体 等距 紫外线吸收剂 折射 本实用新型 等距离缝合 防护涂料 缝合连接 内腔填充 散射 胶布 内壁 锁住 面料 消耗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紫外线纺纱,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折射腔,所述第一折射腔的内腔填充有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第一保护层的顶部粘接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顶部粘接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的顶部粘接有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折射腔,所述第二折射腔的内壁等距离缝合连接有缝合线,所述缝合线远离第二折射腔的一端缝合连接有折射体,相比较现有技术,该防紫外线纺纱面料通过第四保护层PU银胶布的使用可以先折射走一部分的紫外线,通过第二折射腔、折射体和防护涂料的配合,将进入第二折射腔的紫外线锁住并通过不断的折射和散射消耗掉一定量的紫外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紫外线纺纱。
背景技术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最早的纺纱机结构非常简单,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18世纪以后,人们发明了更好的纺纱机,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纺纱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关注舒适度的同时,还会关注纺纱面料的功能性,其中对纺纱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是格外关注的,因为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伤害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发长久性难以治愈的日晒斑,皱纹,干燥面黄,失去弹性,皮肤下垂,提前衰老,而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防紫外线面料一般仅仅依靠一些化学成分来抵御紫外线的侵害,防紫外线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紫外线纺纱,解决了面料防紫外线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紫外线纺纱,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折射腔,所述第一折射腔的内腔填充有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第一保护层的顶部粘接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顶部粘接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的顶部粘接有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保护层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折射腔,所述第二折射腔的内壁等距离缝合连接有缝合线,所述缝合线远离第二折射腔的一端缝合连接有折射体,所述折射体的外侧表面均涂有防护涂料,所述第二折射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折射孔,所述第三保护层的顶部粘接有第四保护层,所述第四保护层的顶部粘接有外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为竹炭纤维层,第一保护层为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层,竹炭纤维织物对200—400nm的紫外线透过率几乎为零,而这一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所以使用竹炭纤维在起到柔滑软暖、吸湿透气和冬暖夏凉的良好舒适度的同时,还具备优良的抗紫外线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射腔呈V字形,V字形设计可以使紫外线发生折射分散,可以消耗点一部分的紫外线。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苯酯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苯酯的主要成分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这使得紫外线吸收剂在提供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的同时还可以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层为纳米氧化锌与聚酰胺纤维以及纯棉混纺层,所述第三保护层为纯棉层,所述折射体为聚酰胺纤维体,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高端的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具有散射紫外线的功能,聚酰胺纤维具备耐磨和高弹性,而紫外线在面料浸湿时会更容易穿透面料,纯棉具备良好的吸水性,在人体出汗时可以很好的吸收,有利于面料对紫外线的防护。
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射腔为圆形,且防护涂料为纳米二氧化钛涂料,第二折射腔的圆形设计可以对紫外线进行反复的折射分散,二氧化钛涂料既能吸收紫外线,又能反射、散射紫外线,当紫外线在第二折射腔折射的同时,二氧化钛涂料同时可以配合折射,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抗紫外线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9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