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固定的切割加工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69781.5 | 申请日: | 2018-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4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固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设置 切割工件 固定底座 钢珠 定位槽 固定环 切割 表面结构 切割加工 固定的 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 固定装置 经济效应 螺栓拧紧 整个结构 重新设计 上端 侧表面 接触处 良品率 压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切割加工件,包括切割工件,所述切割工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用定位槽,所述固定用定位槽通过压铸固定设置在切割工件的侧表面,所述固定用定位槽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顶端固定设置有钢珠固定环,所述固定底座与钢珠固定环的接触处固定设置有密封环,所述钢珠固定环、密封环和固定底座通过螺栓拧紧相连接;切割工件的表面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在切割工件在进行切割时可以通过工件的表面结构将自身固定设置在固定装置的内部,同时保证整个结构在切割时的稳定性,保证了工件在切割完成后的良品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切割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切割加工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机械的智能化与复杂化的不断发展,许多的设备体积不断的减小,设备体积在减小的同时使得设备内部的加工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而且设备内部空间的改变导致设备内部零件的结构不得不做出改变,许多的零件在设计时也不得不设计成一种异形结构,但是目前的异形结构在进行切割加工的过程中不宜固定,导致切割过程中切割精度不准确,导致良品率低下目前切割工件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便于对切割工件进行固定的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固定的切割加工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切割加工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异性结构加工件在加工时不宜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切割加工件,包括切割工件,所述切割工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用定位槽,所述固定用定位槽通过压铸固定设置在切割工件的侧表面,所述固定用定位槽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顶端固定设置有钢珠固定环,所述固定底座与钢珠固定环的接触处固定设置有密封环,所述钢珠固定环、密封环和固定底座通过螺栓拧紧相连接,所述钢珠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钢珠运动通道,所述钢珠运动通道的内部设置有顶紧钢珠,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底端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通过钻孔机贯穿设置有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的下端底端与气泵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下端内壁,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顶出密封块,所述伸缩杆的外侧侧壁固定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与顶出密封块的底端相接触,所述压力弹簧的底端与固定底座的下端内壁相接触,所述顶出密封块的上端顶端与切割工件的下端顶端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上表面通过胶水粘结固定设置有防钢珠脱落环,所述防钢珠脱落环的外径与钢珠运动通道的内径相等,所述钢珠运动通道的另一端贯穿钢珠固定环的内侧侧壁到达钢珠固定环的内部,所述钢珠运动通道在钢珠固定环的内壁开孔处口径比钢珠运动通道的直径小。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三条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的内径直径比钢珠运动通道的内径直径小。
优选的,所述钢珠运动通道与固定底座的接触处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定位用凸起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切割工件的表面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在切割工件在进行切割时可以通过工件的表面结构将自身固定设置在固定装置的内部,同时保证整个结构在切割时的稳定性,保证了工件在切割完成后的良品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应。
(2)工件固定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固定结构使得异性结构也能够在切割的时候被良好的固定,同时固定结构的设计使得固定结构在不使用的时候将能够将固定盲孔进行封闭,避免了切割碎屑进入固定盲孔引起导致工件无法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环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固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固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9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