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66310.9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黄凯;唐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L9/02 | 分类号: | B01L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凸沿 排风装置 实验平台 吸风口 上端 排风 烟雾 实验室安全 物联网技术 圆柱形通道 倒圆锥形 管理平台 下端 废气 连接端内壁 一端设置 正圆锥形 抽力 吸入 扩散 |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包括实验平台和安装在所述实验平台上的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为U形管状结构,一端固定在实验平台上,另一端设置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位于实验平台正上方,排风装置与吸风口连接端内壁设置环形凸沿,所述环形凸沿上端形成倒圆锥形截面,下端形成正圆锥形截面,环形凸沿上端与下端之间形成圆柱形通道。通过排风装置对实验平台产生的废气或烟雾进行排风时,由于环形凸沿的设置,一方面在可以增大排风抽力,使烟雾快速的吸入吸风口并经环形凸沿的圆柱形通道进入排风装置中,另一方面由于环形凸沿上端为倒圆锥形截面,有利于废气或烟雾在排风装置中扩散,提高了排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将实验室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管理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无人化管理,在无人管理情况下,实验室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化学专业的工作和学习中,涉及化学实验的工作越来越多,化学实验一般在实验台上进行,但现有化学实验台结构和功能过于单一,给化学实验操作带来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例如化学实验桌不带有通风装置,需要通风的化学实验就需要去通风橱进行;或者通风效果不够理想,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烟雾或者有毒气体,不能实现有效、灵敏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包括实验平台和安装在所述实验平台上的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为U形管状结构,一端固定在实验平台上,另一端设置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位于实验平台正上方,排风装置与吸风口连接端内壁设置环形凸沿,所述环形凸沿上端形成倒圆锥形截面,下端形成正圆锥形截面,环形凸沿上端与下端之间形成圆柱形通道。通过排风装置对实验平台产生的废气或烟雾进行排风时,由于环形凸沿的设置,一方面在可以增大排风抽力,使烟雾快速的吸入吸风口并经环形凸沿的圆柱形通道进入排风装置中,另一方面由于环形凸沿上端为倒圆锥形截面,有利于废气或烟雾在排风装置中扩散,提高了排风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形凸沿为中空结构,环形凸沿下端正圆锥形截面靠近圆柱形通道设置进风口,环形凸沿上端倒圆锥形截面靠近圆柱形通道设置出风口,所述排风装置侧壁设置与中空的环形凸沿连通的取样口。通过将环形凸沿设置为中空结构和进风口、出风口,在中空的环形凸沿内对排风进行收集,再利用取样口进行取样。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取样口位于环形凸沿的倒圆锥形截面上端或者位于环形凸沿的正圆锥形截面下端。将取样口设置在环形凸沿的倒圆锥形截面上端可实现对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进行收集,将取样口设置在环形凸沿的正圆锥形截面下端可实现对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进行收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风装置侧壁位于环形凸沿的倒圆锥形截面上端和正圆锥形截面下端分别设置取样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形凸沿的圆柱形通道中设置传感器。由于圆柱形通道直径小于排风装置直径,在圆柱形通道中设置传感器可以提高探测准确性,即使在较小量烟雾或者气体情况下也能实现精确探测,提高探测灵敏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烟雾探测器、气体侦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体侦测器为氨气侦测器、氢气侦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风装置以可转动方式固定在实验平台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风口为喇叭状圆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6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