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等离子加工的内腔供料钨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63476.5 | 申请日: | 2018-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6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严育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B23K9/24;B23K9/1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6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钨针 供料孔 电弧 本实用新型 等离子加工 合金粉末 供料 流场 内腔 凸边 加热 融化 涡流 保护性气体 等离子流 高速运动 工件表面 吸附作用 合金层 电极 放电 基材 射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等离子加工的内腔供料钨针,包括主供料孔、辅助供料孔、凸边;本实用新型中钨针作为电极,利用放电而产生电弧并伴随高温,工作时钨针的尖端部分与工件表面产生电弧,保护性气体与电弧共同形成高速运动的流场;该流场能在钨针的辅助供料孔处借助凸边的作用形成涡流而产生射流吸附作用,使合金粉末容易通过直径较小的辅助供料孔进入等离子流场,合金粉末从钨针的主供料孔导入并利用其工作时的高温,粉末得以加热直至融化与表面被融化的基材共同形成合金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显著延长合金粉末的加热时间,改善了等离子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钨针,具体是一种用于等离子加工的内腔供料钨针。
背景技术
在等离子加工过程中,一般将合金粉末涂覆于基材表面。这种工艺会将水分带入溶覆层中产生质量问题。也有将合金粉末从喷枪保护罩中喷入等离子流场的工艺,这样做的缺点是合金粉末加热过程较短而保持其固态,不利于粉末在溶覆层中扩散进而导致成分不均匀问题。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供粉钨针:采用钨针内腔小孔凸边喷粉,延长粉末的加热时间,以减少或根除合金粉末中的水分并使之成为液态以利提高等离子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等离子加工的内腔供料钨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等离子加工的内腔供料钨针,包括采用金属钨制成的钨针和其上的主供料孔、辅助供料孔、凸边;本实用新型中钨针作为电极,利用放电而产生电弧并伴随高温,故必须有较好的冷却条件电火花切割技术在钨针的轴线处加工出主供料孔及辅助供料孔及凸边;工作时钨针的尖端部分与工件表面产生电弧,保护性气体与电弧共同形成高速运动的流场;该流场能在钨针的辅助供料孔处借助凸边的作用形成涡流而产生射流吸附作用,使合金粉末容易通过直径较小的辅助供料孔进入等离子流场,合金粉末从钨针的主供料孔导入并利用其工作时的高温,粉末得以加热直至融化,并通过辅助供料孔和凸边进入等离子流场,与表面被融化的基材共同形成合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供料孔的直径应大于零点五毫米用来保证合金粉末顺利从钨针的辅助供料孔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供料孔的个数应为六个且均匀分布,用来保证供料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供料孔出口应设置在非电弧产生部位非针尖部位且具备大于一毫米的凸边用来保证辅助供料孔不因电弧而烧蚀堵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显著延长合金粉末的加热时间,减少或根除粉末中的水分并使之成为液态从而改善等离子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等离子加工的内腔供料钨针剖视图。
图2为一种用于等离子加工的内腔供料钨针细部构造图。
图中:1-钨针;2-主供料孔;3-辅助供料孔;4-凸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工学院,未经武昌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3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氩弧焊机用脚踏板
- 下一篇:能够使板材对正的等离子切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