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钢管涡流探伤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96835.X | 申请日: | 2018-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5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董祖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斯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探伤传感器 检测 信号处理模块 涡流探伤仪 显示器模块 控制模块 钢管 数据存储模块 探头 拖动 控制显示单元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数据通过 涡流探伤 无线传输 显示模块 电连接 壳体 体内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钢管涡流探伤仪,包括显示器模块和涡流探伤传感器,所述涡流探伤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分别设置有检测探头、信号处理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检测探头、信号处理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依次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A/D转换模块分别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控制显示单元和第二WIFI模块,所述显示器模块用于显示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出的涡流探伤信号,本涡流探伤仪可以可以很方便的对钢管进行检测,且涡流探伤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WIFI这种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显示器模块上显示,从而无需每次检测时还需同步拖动连接线,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探伤装置,特别涉及便携式钢管涡流探伤仪。
背景技术
涡流探伤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构件和金属材料表面缺陷的探伤方法,检测方法是检测线圈及其分类和检测线圈的结构,目前的钢管涡流探伤仪基本都由探伤显示模块和探伤传感器组成,当在使用时,需要将探伤显示模块和探伤传感器通过电连接线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得使用时还一直需要拖着一根传输线,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方便使用的便携式钢管涡流探伤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钢管涡流探伤仪,包括显示器模块和涡流探伤传感器,所述涡流探伤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分别设置有检测探头、信号处理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检测探头、信号处理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依次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A/D转换模块分别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控制显示单元和第二WIFI模块,所述显示器模块用于显示涡流探伤传感器检测出的涡流探伤信号。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为马鞍式壳体,所述马鞍式壳体与钢管接触面内凹式弧形机构,所述内凹式弧形结构的四角安装有滚动轮。
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测探头为由绝对和差动线圈构成的组合式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钢管涡流探伤仪可以可以很方便的对钢管进行检测,且涡流探伤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WIFI这种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显示器模块上显示,从而无需每次检测时还需同步拖动连接线,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探伤仪电连接示意图。
图2为涡流探伤传感器壳体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马鞍式壳体1、滚动轮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斯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斯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6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