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62537.9 | 申请日: | 2018-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冯毕龙;熊晓红;马艳;李丽君;张佳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39/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管体 泵管 专用接头 挡片 支管 本实用新型 肠内营养 截止阀 排出管 和胃 外管 胃管 接头管体内壁 医疗器械技术 营养液 连接牢固 可活动 入口处 入口端 输液器 消化液 再使用 轴连接 外部 侧边 挡块 地销 流体 内壁 排出 呛咳 痛苦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接头管体的侧边设有支管,支管上设有截止阀,接头管体和支管的入口端外部分别设有入口处外管,接头管体的内部设有挡片,挡片的一端与接头管体的内壁可活动地销轴连接,挡块设在接头管体内壁未与挡片连接的一端,且靠近入口端的一侧,接头管体的一侧设有排出管,排出管上设有截止阀,出口端的外部设有出口处外管。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将泵管与胃管连接,是泵管与胃管的专用接头,使用方便,两端连接牢固,不易分离,可以同时输消化液和其它流体,不需要再使用输液器等,操作简便,减轻患者痛苦,患者呛咳时,营养液可以顺利排出,不会出现倒流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肠内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加速患者的康复。肠内营养供应装置一般由肠内营养泵和一次性肠内营养供应管路构成。肠内营养泵是一种供鼻饲用的营养型输液泵,可通过鼻饲管输入水、营养液和自制的一定浓度的饭乳,具有自动输液、输完报警等功能,适用于不能很好地口服营养物质病人的长期肠内营养液的输送。
实际使用时,肠内营养泵管与胃管之间无法直接匹配,通常都是用注射器针筒作为接头将泵管与胃管连接,没有专门的接头,护士操作时费时且不方便,连接不牢也很容易分离而漏液,增加了工作量,且现有的泵管与胃管之间都是一对一设置,需要同时输消化液或其它流体时需要再使用输液器等,操作麻烦,增加患者痛苦,另外,患者呛到时,营养液无法顺利排出,营养液会出现倒流的情况,污染营养液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它将泵管与胃管连接,是泵管与胃管的专用接头,使用方便,两端连接牢固,不易分离,可以同时输消化液和其它流体,不需要再使用输液器等,操作简便,减轻患者痛苦,患者呛到时,营养液可以顺利排出,不会出现倒流的情况。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包括接头管体、支管、入口处外管、截止阀、挡片、挡块、排出管、出口端、出口处外管;所述接头管体的侧边设有支管,支管上设有截止阀,接头管体和支管的入口端外部分别设有入口处外管,接头管体的内部设有挡片,挡片的一端与接头管体的内壁可活动地销轴连接,与挡片销轴连接的内壁的对面的接头管体内壁上设有挡块,挡块设在挡片靠近入口端的一侧,接头管体的一侧还设有排出管,支管、排出管与接头管体之间形成三通结构,排出管上设有截止阀,排出管设在支管与出口端之间,挡片设在支管与排出管之间,出口端直径小于接头管体的直径,出口端的外部设有出口处外管。
上述的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所述入口处外管的内壁和接头管体、支管入口端的外壁上均设有凸起。
上述的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所述出口处外管的内壁和出口端的外壁上均设有凸起。
上述的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所述接头管体与入口处外管之间、支管与入口处外管之间接入泵管。
上述的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所述出口端与出口处外管之间接入胃管。
上述的一种肠内营养泵管和胃管的专用接头,还包括保护帽,所述保护帽设在出口端和出口处外管的外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将泵管与胃管连接,是泵管与胃管的专用接头,使用方便,两端连接牢固,不易分离,可以同时输消化液和其它流体,不需要再使用输液器等,操作简便,减轻患者痛苦,患者呛到时,营养液可以顺利排出,不会出现倒流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2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