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能盒、吸能盒总成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24990.0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5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盛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普汽车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 吸能盒 盒体 两端面 侧壁 本实用新型 吸能盒总成 侧壁连接 辊压工艺 节约生产成本 搭接结构 端面焊接 高频焊接 焊接连接 焊接效率 金属板围 汽车零件 生产效率 依次连接 高频焊 后围 拼接 汽车 变形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公一种新型吸能盒、吸能盒总成及汽车。该新型吸能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侧壁由金属板经变形后围成或由若干依次连接的金属板围成,并形成侧壁连接部,所述侧壁连接部包括一所述金属板的相接触的两端面或相邻两个所述金属板的相接触的两端面,且两所述端面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板经辊压工艺制成盒体的侧壁,且只需用一块金属板形成盒体的侧壁,无需使用两块板拼接而成。金属板的两端采用高频焊焊接连接,因此金属板的两端面接触即可,无需采用搭接结构,大大降低材料的消耗,降低吸能盒的重量,节约生产成本;高频焊接过程在辊压工艺生产线上进行即可,焊接效率高,有效提高了吸能盒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吸能盒、吸能盒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吸能盒是车辆的一种保护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当车辆在低速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能够避免对车身造成较大的损坏,保证车辆仍然能够正常行驶,并降低车身的维修费用。
传统的吸能盒,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吸能盒1'和内吸能盒2',外吸能盒1'和内吸能盒2'的左、右两侧均搭接并围成一个具有通孔的盒体,外吸能盒1'和内吸能盒2'形成如图1或图2所示的搭接结构3',两者的搭接结构3'设置了重合量,为了保证两者的结合强度,该重合量一般为10~14毫米,搭接结构3'通过点焊固定连接,一般单侧焊点数量为3到6个。
传统的吸能盒的缺陷在于,外吸能盒1'和内吸能盒2'是两片式结构,两者形成一个周向封闭的腔体来达到吸能的效果,两片吸能盒的制备需要两次独立的冲压过程,生产效率低,且需要两套不同的模具加工,制作成本高;在搭接处设计重合量,浪费材料,且加大了吸能盒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吸能盒,以降低吸能盒的重量以及制作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吸能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侧壁由金属板经变形后围成或由若干依次连接的金属板围成,并形成侧壁连接部,所述侧壁连接部包括一所述金属板的相接触的两端面或相邻两个所述金属板的相接触的两端面,且两所述端面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若干诱导吸能孔。
对盒体的冲击力可以在诱导吸能孔处得到一定的释放,从而减小对车身的冲击力。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上与所述诱导吸能孔间隔的设置有若干定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为空心的六面体结构或空心的圆柱体结构或空心的圆台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顶部安装板和底部安装板;
所述底部安装板远离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与车身的凸起配合的凹部。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板为冷轧钢板。冷轧钢板的平整度和表面光洁度较好,且冷轧钢板的强度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盒体的侧壁厚度为1.0~1.6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盒总成,以降低吸能盒总成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能盒总成,包括上述的新型吸能盒。
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撞横梁,所述防撞横梁的一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所述新型吸能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以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吸能盒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普汽车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顺普汽车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4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保险杠外延蓄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