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曳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08760.5 | 申请日: | 2018-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2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潘式正;於桦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谷达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8 | 分类号: | B66B11/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王莹 |
| 地址: | 31514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件 轴本体 电梯曳引装置 引导面 约束面 作用面 径向向外 钢带 本实用新型 方向延伸 约束能力 间隔套 侧面 衔接 返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包括轴本体,还包括间隔套设在所述轴本体外的至少两个约束件,每个约束件中与相邻的约束件相对的一侧侧面构成约束件的作用面,约束件的作用面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具有相衔接的约束面和引导面,并且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引导面逐渐向远离相对的作用面方向延伸,约束面与轴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引导面与轴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该电梯曳引装置中通过约束面能够引导钢带返回,同时利用约束面对钢带约束能力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电梯曳引带跑偏同时能够起到降噪作用的电梯曳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动力设备主要是曳引机,具体包括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装置和机架,其中曳引装置是电梯传递动力的装置,安装在减速器中的蜗轮轴上。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该曳引装置可以为曳引轮或者曳引轴,曳引钢带可以嵌设在曳引装置的槽体中,进而利用曳引钢带与曳引装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然后由于曳引钢带的安装误差问题以及电梯工作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曳引钢带与曳引装置之间会产生斜拉应力,则会引起曳引钢带在曳引装置上发生沿轴向横向移动的情况,存在曳引钢带滑脱曳引装置的风险,同时钢带在和槽体侧壁接触时产生的噪音较大。为了解决滑脱的问题,槽体中采用鼓形结构或者齿形结构,从而对曳引钢带产生横向引导,然而现有的使用情况证明了这些措施并不能在每种情况都很好的防止曳引钢带的横向跳脱。
授权公告号为CN106232515A(申请号为201480078097.6)的中国发明专利《电梯设备》,其中在辊的接触面的侧边设置有约束元件,约束件具有朝向辊接触面倾斜的引导面。在使用时,该约束元件的以引导面可以温和地保证跳脱的钢带返回到槽体中。但是,由于约束元件的以引导面倾斜设置,其虽然具有引导作用,但是对钢带的约束效果差,容易出现跑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引导钢带返回,同时对钢带约束能力更强的电梯曳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实现降噪的电梯曳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包括轴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套设在所述轴本体外的至少两个约束件,每个约束件中与相邻的约束件相对的一侧侧面构成约束件的作用面,所述约束件的作用面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具有相衔接的约束面和引导面,并且沿径向向外的方向,所述引导面逐渐向远离相对的作用面方向延伸,所述约束面与轴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引导面与轴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
作为改进,所述约束面与轴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0°~100°。
优选地,所述约束面与轴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
作为改进,所述引导面与轴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0°~85°。
优选地,所述引导面与轴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0°。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约束件采用减磨材料制成。
可选择地,所述约束件一体连接在所述轴本体上或者扣设连接在所述轴本体上。
所述轴本体外壁上凸设有至少两个沿周向设置的凸台,所述约束件套设在所述凸台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谷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谷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更换电梯传动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开关箱装置和电梯轿厢操纵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