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底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5791.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5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强;王普;李源;宋庆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蓝旗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4 | 分类号: | B63B5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结构 保护壳 保护膜 壳本体 金属箔层 粘接层 本实用新型 船底表面 船底形状 生物附着 防水层 贝类 海苔 贴设 围设 粘接 重件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船底保护结构,包括贴设于船底的保护膜及围设于船底下方的保护壳,所述保护膜包括用于粘接于船底表面的粘接层、设于该粘接层外的金属箔层及设于该金属箔层外的防水层,所述保护壳包括与船底形状对应且后端开放的壳本体、设于该壳本体周缘的浮条及设于壳本体底端的重件。该船底保护结构通过保护膜保护及保护壳共同保护船底,防止贝类及海苔等生物附着于船底上,进而对船底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底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船底清洗是船舶保养中的一大难题,海水中的生物(如藤壶、牡蛎、是蛔虫及藻类等)附着在船底后,会降低航行速度、增加燃耗量、产生氧浓度差电池而引起坑蚀等问题,导致船舶性能下降,甚至危及船舶的安全。而船停靠期间更容易附着海水中生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船舶停靠期间保护船底的保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底保护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船舶长期停靠而使微生物附着船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船底保护结构,包括贴设于船底的保护膜及围设于船底下方的保护壳,所述保护膜包括用于粘接于船底表面的粘接层、设于该粘接层外的金属箔层及设于该金属箔层外的防水层,所述保护壳包括与船底形状对应且后端开放的壳本体、设于该壳本体周缘的浮条及设于壳本体底端的重件。
优选方案为,所述金属箔层为不锈钢箔。
优选方案为,所述防水层为氟化乙烯树脂层。
优选方案为,所述防水层为聚四氟乙烯树脂层。
优选方案为,所述浮条包括一浮体、穿设于该浮体内的绳索及包覆于浮体外围的外层布,该绳索的两端分别外露于浮体的外侧并具有一定的长度。
优选方案为,所述浮条的外围还通过绳索连接有浮子,所述浮子通过绳索连接有锚体,锚体固设于水底。
优选方案为,所述浮子为四个,并分别位于船头及船尾的两侧。
优选方案为,所述浮体为发泡苯乙烯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船底保护结构通过保护膜保护及保护壳共同保护船底,防止贝类及海苔等生物附着于船底上,进而对船底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底保护结构设于一船体上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船底的保护膜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浮条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
90、保护膜;80、保护壳;91、粘接层;92、金属箔层;93、防水层;10、壳本体;20、浮条;30、重件;11、底壁;13、侧壁;21、浮体;22、51、绳索;60、锚体;23、外层布;50、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蓝旗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蓝旗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5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